多家銀行聯合要求!美國政府考慮為所有銀行存款提供擔保
張國防
政府是銀行最后擔保人、最后保險人、最后貸款人的角色這事,在中C文化社會語境體系下理所當然(僅限語境體系,具體操作機制將愈加規范),但在美A聯邦機制下,200多年至今以及后續,從來都是個國本級別的大課題。
美A憲法賦予聯邦政府及其平行機構的定位是“促進公共福利”,核心詞是“公共福利”,修辭詞是“促進”而不是建設。這是美A的立國之本、建國之基、契約之根,所有公共事項,皆以此為出發點探討,否則,陷入空談。
多個事項中選取一個來佐證一下:美A沒有科技部,雖然從初期的富蘭克林,到凱恩斯思路時代,二戰后的太空競賽,多有人提議,但時至今日,美A依然沒有科技部,即是這樣一個邏輯下綜合效用的結果。
科技的當時群體有這樣一種心理:科學家與政府間雖然依賴,但也擔心被政府主導和控制。
而如今的銀行業,當事相關人希望聯邦政府作為最后保險人,但手持美A國本契約的人們站出來說:一場又一場的危機中,創造出一個理論上屬于私營,但實際上受政府保護的業態,這是宏觀審慎角度的浪費,是社群契約機制中長期崩潰的蟻穴。
美A憲法賦予聯邦政府及其平行機構的定位是“促進公共福利”,是“促進”而不是“建設”,所以,那些實際的建設者,會在順風順水時高呼“廢除繁瑣的監管,將創造持續的增長奇跡”。
監管并非只是行政權力,還有直接的資金成本:美聯儲成為最后保險人、最后貸款人的條件是貸款或保費的高利率,對于銀行運營來說,這是直接成本;不愿支付這樣的成本,邏輯上沒有買保險,出了問題,風險自擔。
硅谷銀行的案例中,當事儲戶很大一部分,恰恰是美A經濟體中的自由意志主義者;這時候他們高呼緊急救助,毫不猶豫的拋棄Capitalism選擇Socialism。情急之下,他們模糊了政府的“促進公共福利”的定位。
小的沖擊造成的焦慮,在某種程度上回降低發生大危機的可能性。
看美A200多年來的資產負債表,200+年中均衡年化6.7%,正是這樣的一種綜合契約下的邊際效用。
除卻政府,還有多種利益相關者、多邊結構可以設計、選擇,比如美國科技領域的國家科學基金會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當下中國式現代化、數字中國建設、共同富裕等新發展階段的課題,皆可探討和行動。
===
張學員
日前,因為硅谷銀行(SVB)等破產,引發了人們對其他幾家地區銀行可能存在問題的擔憂。于是美國財政部、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迅速采取行動,保護硅谷銀行的存款人不會損失,進而考慮將FDIC的保險范圍擴大到所有存款,防止潛在金融危機。
在美國,當銀行破產時,存款人常常會擔心接下來哪家銀行會倒閉,由于各銀行的聯系和類似的商業模式,其他金融機構可能面臨風險。如果存款金額超出了存款保險計劃的保險范圍,存款人可能會面臨損失。美國在1934年就實行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是為了在銀行倒閉的時候能給你補償,25萬美元以下都是賠付的,但是并不能防范金融危機。
美國金融業發達,據官方網站數字,截至2020年2月6日有5156家。雖然美國政府為高達25萬美元的銀行存款提供保險,但各家銀行存在大量沒有被納入保險的存款人。由于美聯儲自去年以來大舉加息,侵蝕了政府債券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等銀行資產的價值,“極大地”增加了美國銀行體系的脆弱性。這次MBCA聯名提議FDIC對所有保險提供保障,若要想讓財政部打外匯穩定調節基金的牌,從SVB出事,耶倫聲稱不救來看,恐怕也是不可能,再說銀行都出事,誰也救不了。因此美國政府當前出手銀行也只是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