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宣布!瑞銀集團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王衍行
拉郎配之舉。瑞銀集團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士信貸銀行。此次收購是在瑞士聯邦政府、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和瑞士央行的支持下實現的。也就是說,瑞銀集團的此次收購可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并不是單純的商業利益,促成此次收購旨在為了防止銀行系統信心進一步受損。瑞士政府的撮合終成正果,但納稅人也拿出了“真金白銀”,瑞士政府表示,將提供逾90億瑞郎,以彌補瑞銀收購瑞信可能蒙受的部分損失,周日瑞士政府宣布,為幫助瑞銀接管瑞信資產,將提供最高90億瑞郎的損失擔保。具體來說,假設瑞信的投資組合產生損失,瑞銀將承擔前50億瑞郎的損失,瑞士政府承擔此后的90億瑞郎,再有任何進一步的損失將由瑞銀承擔。。瑞士央行(SNB)還向瑞銀提供了逾1,00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以幫助促成這筆交易。瑞士央行周日發布聲明稱,提供大量流動性援助,支持瑞銀收購瑞信。除了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SNB現有的工具獲得SNB的流動性,瑞信和瑞銀還可以根據瑞士聯邦委員會的緊急條例,獲得破產時具有特權債權人地位的流動性援助貸款,總額高達1000億瑞郎(約合1080億美元)。此外,根據緊急條例,SNB可給予瑞信高達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援助貸款,由聯邦政府違約擔保支持。SNB稱,瑞士聯邦政府、國內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央行的支持下,此次收購成為可能,這一救助將“確保金融穩定,并保護瑞士的經濟”。可以預計的是,由于“強扭的瓜不甜”,瑞銀集團的未來之路肯定荊棘密布。
瑞銀集團心里沒底。瑞銀收購價已是提高的報價。媒體稍早稱瑞銀達成的收購價是20多億美元,之前瑞銀出價10億美元,還要求,若該行CDS利差超過100個基點,交易無效;瑞士政府曾考慮,若瑞銀收購不成,將瑞信國有化。30億瑞郎的收購價較瑞信最近一個交易日周五的市值打了大概四折。以周五收盤價估算,瑞信的市值約為74億瑞郎。
特事特辦。瑞銀周日聲明稱,收購的相關磋商由瑞士聯邦政府的財政部、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聯合發起,收購得到了他們的充分支持。交易無需獲得銀行的股東批準。瑞銀已獲得FINMA、SNB、財政部等核心監管機構的預先同意,他們及時批準了該交易??梢?,瑞士政府在爭分奪秒地爭取撮合瑞銀與瑞信的交易。還有媒體稱,瑞士政府計劃,通過規避股東投票表決的法律要求,加快收購流程的速度。
近年銀行業交易之最。這是監管機構推動達成的多年來最大一筆銀行業交易,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宗具有系統重要性的跨國銀行之間的巨型合并交易。
總之,瑞銀集團收購瑞士信貸銀行,可以成為國際銀行業的好消息,但是,個別銀行動蕩的序幕可能剛剛拉開。可以預計的是,未來銀行業遇到的挑戰既是前所未有的,又是始料未及的,必然是充滿驚濤駭浪的。
蒙奇奇
瑞銀集團真的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士信貸銀行,這將是一筆非常大的交易,并將對瑞士銀行業界產生廣泛的影響。以下是可能發生的影響:
加強瑞銀集團在瑞士銀行業界的地位:這筆收購將使瑞銀集團成為瑞士最大的銀行之一,進一步鞏固了它在瑞士金融市場中的地位。這可能會使其他銀行感到競爭壓力,進而引發更多的合并和收購。
增加瑞銀集團的業務規模:瑞信銀行在全球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和業務網絡,收購后瑞銀集團將進一步擴大其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更具競爭力。
降低成本:通過合并,瑞銀集團和瑞信銀行可以共享資源、減少重疊部分,從而實現更高效的運營和更低的成本。這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利潤和更好的財務表現。
帶來并購風險:并購過程可能會帶來風險和挑戰,例如整合問題、文化差異和員工流失等。如果瑞銀集團無法成功解決這些問題,這可能會導致收購失敗或者對公司造成損失。
總的來說,這筆收購將對瑞士銀行業界產生重要影響,這可能會帶來機遇和挑戰,需要瑞銀集團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管理。
獨步風云
瑞士信貸在2022年10月初被曝出流動性危機,風波一直延續至今,最終在硅谷銀行引發銀行倒閉潮之后也黯然倒下,被瑞銀集團收購應該是最好的歸宿。
近年來,瑞士信貸受到多起負面事件影響,包括 Greensill Capital 宣告破產、Archegos 爆倉等事件,2023年2月,瑞士信貸表示稱過去兩年的財務報告存在重大弱點。在原訂于3月9日發布的2022年財報,延期至3月14日發布后,3月15日該公司股票下跌13.94%,盤中最低重挫26%。3月15日,瑞信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主席表示不會向瑞信提供更多援助。瑞信最終走向賣身。
高格析
瑞士信貸銀行長達167年的經營歷史結束了,
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瑞士聯邦政府3月19日(星期日),也就是股市開盤之前宣布,瑞士信貸銀行將被瑞銀集團收購。根據交易條款,瑞信股東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將獲得1股瑞銀集團股份,總對價30億瑞士法郎。
瑞士信貸銀行成立于1856年,即清文宗咸豐六年,距今已有167年的經營歷史了,它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通過了1929-1933年世界性大蕭條的壓力測試,經受住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但卻倒閉在了各央行瘋狂加息企圖抑制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夢魘之中。雖有不甘,但卻無能為力。這則收購新聞無異于向全球宣布:瑞士信貸銀行長達167年的經營歷史已經結束了。
回顧人類歷史,銀行業是人類比較古老的一個行業。如果把經營高利貸也算做銀行最早的雛形的話,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吨芏Y》有記載“聽稱責以傅別”,大意是說在審理借貸糾紛時要有憑據、證據,這個記載從側面反映了民間借貸關系西周時期已經存在。
經濟學家薩羅·巴倫及合著者1975年出版的《猶太經濟史》一書中說:“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從大西洋到易北河,這中間各地的猶太人,大都是靠放高利貸生活的,從12世紀到15世紀都是這樣的。猶太人幾乎成為高利貸者的代名詞。威廉·莎士比亞大約創作于1596~1597年的《威尼斯商人》 ,其中的人物夏洛特就是一個猶太人。1171年設立的意大利威尼斯銀行是最早成立的一家近代銀行。此后相繼成立的一些銀行,主要從事存、放款業務,大多具有高利貸性質。
如果說銀行最初是脫胎于高利貸經營的話,那么,銀行業經營與高利貸經營最大的共同之處就是獲取利差。兩者唯一的不同:一個利差適當、一個利差高得離譜。但不管怎么說,沒有利差,就沒有利潤。沒有利潤,就沒有經營的價值和可能。
2023年2月,瑞士信貸銀行宣布2022年凈虧損73億瑞士法郎,連續第二年凈虧損。3月14日,瑞信發布報告稱,該行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瑞士信貸銀行糟糕的經營業績、有缺陷的內部管理已經昭示了一場暴風雨的來臨。
前車之鑒,后世之師。除了回味瑞士信貸銀行被瑞銀集團收購的波譎云詭之外,它的經營失敗給銀行業帶來了哪些啟示呢?
第一,銀行業必須非常、非常地重視聲譽價值。銀行與其他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聲譽對銀行來說是必需品。市值和合規是銀行聲譽價值管理的兩大重點。市值方面,瑞信的頹敗在2007以來就有明顯的跡象,其股價自2007年達到高峰之后,連續下跌了15年之久。合規經營方面,2014年5月,瑞士信貸銀行承認幫助美國人避稅,需支付美國司法部逾25億美元罰金。2022年6月,瑞士最高刑事法庭判定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瑞信)及該行一名前員工在2007至2008年間幫助一個保加利亞毒品走私團伙洗錢。這兩個方面的表現,已經充分說明:瑞士信貸銀行的經營品質、聲譽價值已經遭受了極為嚴重的破壞。之前市場坊間多次傳言瑞信破產倒閉也是其聲譽價值遭受嚴重受損的強烈信號。美國硅谷銀行的破產倒閉也是聲譽價值崩潰導致破產的典型案例。
第二,銀行業必須著力盯住流動性指標。不光是銀行,也有太多太多的企業是在財務報表還在盈利的情況下倒閉的。究其原因,大多數是現金流動性不足導致失血休克而亡的。失血導致缺氧,而且這是不可逆的。對哺乳動物是這樣的道理,對企業、對銀行也是同樣的道理。
第三,銀行業應十分關注盈利質量。銀行一旦經營虧損,其持續經營的價值將大打折扣。瑞信連續兩年持續虧損,好像在向市場宣告:我擁有了孱弱的盈利能力和存疑的經營價值。目前情勢下,瑞信已經幾乎沒有挽回市場信心的能力了,被瑞銀收購是最好的結局,這避免了儲戶、投資者進一步遭受巨額損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