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磅報告!信息量很大
石榴姐
央行的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于了解國內外宏觀和金融現狀及未來展望有一定的幫助,也是很多金融從業者的必讀材料。但因為其內容過于宏觀,且央行的獨立性不高,因此往往也都沒有什么干貨,也很難看出未來貨幣政策的一些變化思路,大的框架在之前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已經被確定下來了。
經濟中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一直存在,可能在三年疫情后會更明顯一些。外需因為經濟衰退預期的影響,不會太好。內需因為國民收入的問題,也一直相對低迷。擴大內需是政府工作的重點,此前還發布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
對于物價,如果能“穩”住,自然是好,但顯然國內的通脹壓力是很大的,今年以來,很多企業為了找回疫情三年失去的收入,已經開始漲價。對于管著貨幣發行的央行,微觀上很難面面俱到,但利率和發行量卻是可以微調的,也非常期待央行能夠采取及時的動作來穩物價。
張學峰
全球各央行在近 3 年內增發了大量貨幣,由于央行的貨幣回籠能力受到經濟增長的制約,大量流動性滯留在銀行體系內。從銀行業到證券業卻有制度性阻滯,但是這個阻滯作用對金融運營的安全性是有好處的,只是資金流動的盈利性在減弱。由于資金流動循環速度的減慢造成了金融體系效率在降低,這也使得銀行與證券的金融風險在層層聚集,梯次積壓效率損失。
通脹率是否大幅走低,不僅是貨幣供應量的問題,也就是不都是利率升降的效應問題,還有產能增減的供給側與就業(收入)的需求側問題。從目前的經濟運行形勢看,貨幣領域沒有大的問題,但是經濟循環存在錯位和阻滯。
未來 2 年,由高通脹到通貨緊縮,再發展成高通脹,整個經濟體系出現滯脹局面,物價彈性在持續收縮,產能供應出現結構性短缺,這極有可能成為現實。而各國央行很難從增加貨幣投放轉向為縮減資產負債表,同時,各央行縮表的空間并不大,這是由經濟形勢和央行資債表的健康度所決定,也就是央行很難達到結構性均衡的狀態。
缺少對策,只有針對細節問題逐一攻關克難,能前推一步就前推一步,積跬步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