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買私募六年只剩1.99萬,法院判了
天使很愛美麗
裁判文書網上的這個案例看了讓人倒吸一口冷氣:有人花100萬元購買一款私募產品,六年后卻只剩1.99萬元,雖然買私募產品不像買理財產品,這個私募公司也并沒有暴雷,但是在大家看來,100萬最后只剩下不到兩萬,也就是說6年損失超過98%,這跟平臺暴雷跑路也沒啥區別了。不過從法院判決結果看,乾元泰和并不存在除未及時披露基金凈值之外的違約行為,只對沒有及時披露期間點損失進行賠償,也就是差不多能賠償30萬左右。對投資人來講,只挽回了三分之一的損失,對其他人來講是個警醒,提醒大家私募產品的投資一定要注意風險。
高格析
買私募基金的前提條件是不怕虧
私募基金之所以不允許公開募集,就是考慮到公眾避免可能遭受到巨額投資虧損之害。李女士當時購買私募基金也是奔著賺錢期望來的,簽字、交款、看合同,完全是按照法律法規走的程序,這在判決書里都有說明。
私募基金經理也是一個壓力很大的職位,北京乾元泰和法人代表劉宗智先生不幸病故,英年早逝,令人十分惋惜。他的病逝直接導致了基金公司的停擺,可見私募基金大多數也是個體工商戶的狀態,樹倒猢猻散,一旦領頭人沒了,高管和員工都跑光了。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看,私募基金最低注冊資本1000萬的要求還是有些不足。通過百度,能夠搜尋到劉先生之前的發言:他主張專注于將管理的投資產品做得少而精,并表示公司是由多位長時間從事證券投資業務及證券投資研究工作的資深人士發起,均具備券商證券投資自營及研發背景。公司主要業務負責人分別來自證券公司高管、投資總監和研發…
從實際運作情況看,乾元泰和的投資績效非常不理想,也許是敗在了少而精的選股之上。李女士購買的這個私募基金產品有可能買到了退市股票。六年多時間,造成了九成多的虧損,應該是買到了退市股并遭遇連續跌停了。
對大多數股票類投資者來說,確保實現投資保值增值的目標非常困難。目前,證監會已經就資本市場全面推行注冊制征求公眾意見,未來的上市公司數量有望實現大幅增加。馬太效應和正態分布效應將越來越明顯,真正能夠長期提供穩定回報率的好公司還是少數,大多數公司提供平均水平的回報率,也有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會面臨退市困境。散戶投資者的時代將逐漸落幕,機構投資者的占比將不斷增加。
完全避免投資損失是不可能的,到在控制投資風險上還是有很大的改善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