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
文潔
對于年輕的中國資本市場,注冊制不得不說是一件大事,意味著從今往后,人人都是自己投資的第一責任人,監管不再有義務幫你審批把關上市公司的質量了,而是由交易所受理注冊申請,企業只要符合標準即可注冊上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好像防疫政策放開后,人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一樣。。。
??
?滄海桑田,積極擁抱變化,擁抱注冊制!
高格析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最深遠的影響是什么?
從某種意義上講,發行股票相當于賦予了上市公司一種特殊的貨幣購買力。普通企業買資產、擴大業務規模一般只能用現金或銀行貸款,但是上市公司則不一樣了,它可以選擇用現金,也可以用股票來購買。實行企業股票發行注冊制,最大的賦能就是給予了上市公司融資管理活動的便利度和靈活度,將會大大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這是第一個深遠影響,是對企業來說的。
對投資者來說,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更多的上市公司意味著更多的投資選擇。有限的投資資金追逐更多的股票,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企業估值的合理化回歸。放眼全球成熟的資本市場,以美國、香港為例,優秀公司的市盈率很少出現離譜的情況,垃圾公司的估值卻是低的離譜。對投資來說,有更大可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得到優秀公司的股票,同時,垃圾公司的出清速度也許會變得更有效率了,買到經營不善的公司的可能性也變大了,原來的投資方式面臨挑戰,這是第二個深遠影響。
對監管者來說,上市公司的增多意味著監管對象增加了,監管任務更多更重了。嚴管重罰的基調估計會更加突出,重罰一家,警示全面的效果會更加明顯。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違反證券法律法規的事件會逐漸減少。監管者會對中介機構、上市公司要求更高的合規內控標準。證券市場總體會呈現一種寬進嚴管快退的局面。這是第三。
對中介機構來說,合規成本和監管壓力會更大。這會逼著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證券公司改變粗放的展業模式,原來那種“搶到肥肉就敢吃”的局面會有明顯的改變,吃肉之前得確保“肉質鮮美”,不然會有吃不了還兜著走的風險。這是第四個深遠影響。
對企業董事和管理層來說,原來那種不履職盡責也不擔責、花瓶董事、僵尸董事的不良現象會得到明顯改善。以康得新退市案為肇始,獨立董事們也不能尸位素餐了。這是第五個影響。
張奧平
全面注冊制改革的兩大重點與三大趨勢
事件:2023年2月1日,中國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重點一:此次注冊制改革重點為存量市場滬深主板,將進一步完善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安排
證監會通稿指出,“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上交所、深交所主板”。滬深主板市場注冊制改革為存量市場改革,相比此前增量市場科創板、北交所試點注冊制難度更大,改革需要充分考慮存量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交易習慣,以及存量上市公司的監管規則等。而在此前科創板、北交所、以及存量市場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下,主板市場注冊制改革將實現穩中求進。此外,此次改革也將進一步完善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安排,其中包括:優化注冊程序、統一注冊制度、完善監督制衡機制等。
重點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是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方向,信息披露是全面注冊制改革的靈魂,將選擇權交給市場,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是注冊制改革的本質。在全市場實現注冊制改革下,將有以下三大趨勢:
IPO常態化,創新型企業IPO資本化“大門”將徹底打開。注冊制改革將核準制下的實質性門檻盡可能轉化為信息披露要求,監管部門不再對企業的投資價值作出判斷,將企業能否實現IPO的選擇權交給市場投資者,上市標準將以企業實現市場化市值為核心,重點判斷企業未來價值成長預期,而不是單一的當前盈利能力。例如,2019年首個試點注冊制改革的科創板,已有46家企業上市時未實現盈利,占比達10%左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北交所累計上市企業數量已達162家,中小企業占比達81%。2022年已試點注冊制改革的市場過會率分別為科創板97.62%、北交所96.46%、創業板90.52%。預計市場在全面注冊制改革下,未來每年過會率將維持在90%以上,新增上市企業數量將突破600家。
此外,在全面注冊制改革后,多層級資本市場體系將更加清晰完善。證監會在通稿中指出,“主板主要服務于成熟期大型企業。科創板突出‘硬科技’特色,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與全國股轉系統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退市常態化,市場將“有進有出、良性循環”。注冊制改革將不斷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證監會通稿指出,將“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暢通多元退出渠道”。進入注冊制時代后,A股市場的監管制度與退市機制更為完善。伴隨著2020年12月31日退市新規的落地,注冊制下“史上最嚴”退市制度被應用到A股市場的所有板塊,讓喪失資本與商業價值的“垃圾股”出清,讓上市公司不敢造假,保證資本市場“有進有出”的健康生態。從試點注冊制改革以來的近三年數據來看,退市企業數量與退市率也在逐漸提升。2020、2021、2022年退市的上市公司分別為16家、23家和46家,遠高于此前核準制的平均每年不到3家。
破發常態化與資本價值“一九分化”,長期價值投資為王。全面注冊制改革徹底打開企業IPO大門后,上市公司資產將不再稀缺,在核準制下的一二級市場估值價差也將不復存在。破發常態化下,公司在上市之初實現不斷漲停的現象不會再頻繁出現,企業上市前后的估值也將趨于“平穩”,只有真正具備高增長潛力的企業,市值才能得到持續的提升。而缺乏價值成長能力,并且上市前實現股權融資時估值過高的企業,上市首日便會出現破發。在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推進下,A股市場首日破發比例已從2021年的4%升至2022年的28.8%。對于投資者而言,投機性的“炒小、炒新”將面臨破發常態化與資本價值“一九分化”,“炒差、炒殼”將面臨退市常態化,故長期價值投資為王。
默川忘歸
對于證監會宣布,2月1日起,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這是證監會對上市審核權下放給交易所,將提升上市審批效率,所以大家的第一感覺是更方便發新股,利好券商,也是尾盤券商快速拉升的原因,當然也可能早有預測消息,就早有準備。
全面注冊制,本質上是國家為了擴大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降低了企業上市門檻,同時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但要注意,這個制度設計的初衷是方便中小企業融資,不是為了方便散戶賺錢。
但同時,大家肯定擔心新股發太多,抽血過多,這個擔憂有點道理,但不必緊張,因為注冊制已經試行了很多時間,實踐中沒出現明顯問題。總之,目前大盤和券商都在低位,全面注冊制是利好A股。最近種種跡象表明,2023民營經濟可期啊!
蘭香
問:本次改革在改進主板交易制度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
答:本次改革借鑒科創板、創業板經驗,以更加市場化便利化為導向,進一步改進主板交易制度。主要措施:一是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二是優化盤中臨時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納入融資融券標的,優化轉融通機制,擴大融券券源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這次改革從主板實際出發,對兩項制度未作調整。一是自新股上市第6個交易日起,日漲跌幅限制繼續保持10%不變。主要考慮是,從實踐經驗看,主板存量股票及新股第6個交易日起波動率相對較低,10%的漲跌幅限制可以滿足絕大部分股票的定價需求。二是維持主板現行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不變,對投資者資產、投資經驗等不作限制。
這里提請廣大投資者注意,主板改革后,發行上市條件更加包容,發行定價和交易制度也有變化,希望大家充分了解這些制度變化和風險點,審慎作出投資決策。
問: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后,在放管結合方面有哪些措施安排?
答:放管結合是注冊制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總的思路是,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在“放”的同時加大“管”的力度,督促各市場主體歸位盡職,營造良好市場生態。
在前端,堅守板塊定位,壓實發行人、中介機構、交易所等各層面責任,嚴格審核,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實行注冊制并不意味著放松質量要求,不是誰想發就發。特別是要用好現場檢查、現場督導等手段,堅持“申報即擔責”的原則,發現發行人存在重大違法違規嫌疑的,及時采取立案稽查、中止審核注冊、暫緩發行上市、撤銷發行注冊等措施。同時,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保持投融資動態平衡,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發展。
在中端,加強發行監管與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的聯動,規范上市公司治理。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進一步壓實上市公司、股東及相關方信息披露責任。暢通強制退市、主動退市、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多元退出渠道,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強化退市監管,健全重大退市風險處置機制。
在后端,保持“零容忍”執法高壓態勢。認真貫徹《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建立健全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嚴重違法行為,嚴肅追究發行人、中介機構及相關人員責任,形成強有力震懾。
證監會將適應全面實行注冊制的要求,加快監管轉型,推進科技監管建設,切實提高監管能力。
JustRay
簡而言之,散戶選股難度更大了,散戶買股的風險更大了。
后知后覺
個人觀點:加速優勝劣汰的趨勢,強者恒強,弱者被淘汰,市場整體會更健康。短期內市場未必有大的反應,投資與投機理念比例會逐漸轉變,考慮到消息滯后性,不一定所有投資者都理解的透徹。機構和大資金會是先行者。
張學峰
注冊制的風控門檻降低,市場準入更便捷。但是有可能造成投資泛化,在短期內大家一擁而上。
總得來說注冊制是大勢所趨,有利于證券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