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規范非學科類培訓日常運營,機構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5000元
劉梓桐商者無域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是教會孩子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創造一定的社會價值。而不是考試高手、理論超能。如果教育不能讓一個孩子獲得一定的幸福感,試問教育存在的價值是什么?
再問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適合當下?從意識形態上告訴大家,教育沒有三六九等,喜歡技術就去職業院校,喜歡研究就去本科院校,愛好不同而已。社會就業,是因為我需要這樣的人才,而不是各種扭曲的條條框框。發揮孩子的天性,喜歡什么做什么即可。德智體美勞全面抓,全面發現,定向培養.
哆啦兄
一個“非學科培訓”都涉及十三個監管部門,可見問題的復雜性。
學科類的培訓已經被一棒子打死,非學科類雖然開了一定的口子,但也被納入了強監管。在疫情管控期間,線下類的體育,音樂,圍棋等培訓課動輒被叫停,如今疫情的因素褪去,培訓機構正在摩拳擦掌地要大干一場來彌補疫情期間損失的時候,又遇到了這樣的政策,可謂是時運不濟。
譬如每次最多收費5000元的要求,顯然培訓機構可能要打擦邊球。我六歲孩子的鋼琴課和足球課每次都收費都在萬元甚至更高,而且繳費越多單節課的價格越優惠,這也是一個驅動家長屯課的因素。如何在硬性的規定下保障消費者的利益,恐怕監管部門還需要再動動腦子。
蒙生俊長
建議各位是家長的人不要強加自己認為對的東西讓孩子累死累活,人生有很多種活法,世界也很大,沒必要為了一個沒有結果的目標讓孩子失去童年
菁
市場自然形成的價格和收費制度,這也要管,像一些全天或半天培訓課程可能連續兩周到一個月怎么可能不超過5000,難道要繳尾款?對于已經在茍延殘喘的商家是否合理。確實現在疫情原因很多機構倒閉或跑路會給消費者造成損失,但這種解決方式是否太過于粗暴。真當大師傅烙大餅,來回顛勺翻面呢,整不好就是糊了要不就是顛出去了
YH.P
難道3000拿不回來就不傷心了?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錢嗎?我們真的是因為孩子喜歡才去學嗎?沒有行程良性循環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