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基層醫院可力所能及提升就地救治能力
2022-12-22 08:00
小號
默認
大號
12月21日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呼吸界》的“解密不一樣的流感”系列科普講座中談到新冠重癥救治時候表示,重癥救治的時間前移在大流行期間是非常“救命”的。基層醫院提升力所能及的救治能力將發揮重要作用。張文宏說,在病人數量大幅增加的時候,難免產生醫療資源的擠兌,那么應該提升對老年人居家監測的能力,以及基層醫療機構的救治能力。 | 相關閱讀(虎嗅)
50

獨步風云
這兩天,多位大師、教授、名人接連去世,如果放在以往醫療資源未被嚴重擠兌的情況下,這些人依靠自己的人脈得到良好的救治未必會這么快辭世,但事實無法假設,實際情況比想象的應該嚴重的多,尤其是大城市的情況,雖說醫療條件比小縣城更好,但人口密集,醫療資源反而更加緊張。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疊加自身基礎病,老年人很難扛過最艱難的時刻。
基層醫院本身資源就有限,而且面臨病人蜂擁而來的情況根本無法應付,即時發揮自己的全部救援力量所能挽救的老人也很有限。因此,未來這幾個月的感染高峰主要還是靠病人自己扛,自己想辦法給自己救治,這對危難中的病人而言是非常無助的,但即使知道會死,又有什么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