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媒體發(fā)文:抗疫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
薄荷醬
其實不用看官媒的信號,早在官媒改變口徑之前,各地就已經在開始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了,官媒的這篇評論文章可能會被大家說是馬后炮,因為僅僅不到一周之前,它還在強調“堅持動態(tài)清零不放松”。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或許意味著我國的疫情防控政策迎來了大轉彎,雖然這個轉彎時機不是很好,正值冬季病毒大爆發(fā)期,而且這三年防疫過程中光顧著做核酸;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并沒有搞上去,國外的mRNA疫苗也沒有引進…這或許意味著放開之后我們會迎來一波迅猛的沖擊。
溫和的強硬派
11月30日,廣州多區(qū)宣布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大部分疫情防控臨時管控區(qū)被解除。
一石激起千層浪,政策的落實速度,這次比網絡傳播得更快。當天下午,在疫情最嚴重的海珠區(qū)內,大量隔離物被拆除。
一段視頻被自媒體瘋狂的轉發(fā),視頻中一位男子在空曠的街道幸福的狂奔,高呼著“解封了~解封了”,成為了這一標志性事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于一個14億的人口大國,任何政策的調整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如何處理好各方訴求的平衡,絕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一解了之”并不能解決問題。
怎么才能做到讓大家滿意,怎樣才能實現平穩(wěn)過渡?而在未來的3-6個月又會發(fā)生什么?
一,基本規(guī)則:先行先試,試點搞好了再擴大化
之所以說廣州的全面解封具有極大的社會意義,是因為廣州是全國范圍內第一例社會面沒有清零時進行的解封,這開創(chuàng)了疫情管控時代下的先河,但在某種程度上也賦予了廣州“小馬過河”的艱巨使命。
事實上,在中國最近40年的社會實踐中,先行先試,小步快跑一直是我們堅持的正確路線。
從1979年改革開放建立四個經濟特區(qū)從而引領全國風潮、從1992年改革的步子可以邁得更大一些促成了浦東新區(qū)、再到2001年加入WTO逐步向全球開放我們的產業(yè)。一蹴而就從來不是我們的初衷。
銳意改革和小心謹慎從來不是相對立的一組詞匯,恰恰因為有了小心謹慎的保駕護航,改革的成效和意義才能在更長的時間不斷釋放。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果決”地接受了來自美國經濟學家的“休克式療法”。誠然,它一次性解決了產權的問題,但隨之帶來的寡頭壟斷、經濟下滑和居民收入下降,這些問題又該誰來承擔呢?
即便同一條真理,放在不同的主體身上,依然可能有不同效果。
小馬過河這個故事的精髓不在于小馬向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虛心求教,而在于最后它自己小心翼翼的嘗試。
隨著廣州市相關政令的下達,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也迅速表達了對這些改善行為的積極認可。而稍晚時候國務院領導的講話中也不再提及“動態(tài)清零”,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這輪“變革”絕非單純的市級行為。
在我們當下的政治生態(tài)中,如果沒有頂層的授意和支持,市級平臺頂著上級的壓力去做這么大的“創(chuàng)新”,出了問題,丟掉的可能不只是烏紗帽。
既然我們認為廣州是“試點”,就不代表這是疫情管理的最終方法,先行先試的另一個潛臺詞是出了問題可以再調整嘛!
也正是因為此,雖然我們已經看到黎明依稀的光芒,但絕不能簡單的認為“馬上就要全面放開了”,從中國特色的政治學角度看,面對事情時候“讓子彈飛一會兒”是再正常不過了。
“放開”這個詞好講,但真正做起來棘手的是,重癥疫情的妥善收治、少數居民恐慌導致的醫(yī)療資源擠兌、少數重癥案例被網絡發(fā)酵導致的負面聲音。處理好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放開”同時進行充分的基礎設施和心理建設。
可能就像高盛預測的那樣,不排除這種“試點”的姿態(tài),在未來1-2個季度在全國范圍持續(xù)推廣,最終在明年2季度前實現全面的正常生活。只不過他可能漏算了更積極的民意對開放進程的推動。
二,疫情管控的生態(tài)里,我們長期忽視的一件事:基層的政治學,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11月30日江公仙游,引發(fā)全網追思。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即便其他人不上下其手,我們也不會停止對于她的裝扮。特別是當下大多數人在疫情嚴控下疲于奔命時,這種美化就更具有現實意義了。
但我想說的是,中國式的基層政治生態(tài),這么多年變化并不大。在大政府的運作模式下,做好向上管理是官員晉升的最快通路。
當頂層的戰(zhàn)略意識清晰且已經被同僚們所明確時,我就大干特干,大政府模式效率高的特點展現無遺,過去三年的集中隔離、方艙建設、全民核酸都是如此。
當頂層給出了戰(zhàn)略方向但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20條),我會選擇觀望,指著我去當出頭鳥是不行的,與其在正確的方向上做錯了,不如小心駛得萬年船,這就是發(fā)生在我們最近1個月的事情。
滿懷期待的居民,和老成持重的官員們,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反差。
這兩天,某些地區(qū)甚至選擇了逆潮流而動,但放在政治生態(tài)學上,這并不讓人意外。如此形態(tài)下,當前的試點如何能夠在全國形成燎原之火呢?
要徹底扭轉這種風向,需要有四個必要動作或情景出現:
1,高層(非衛(wèi)健委這種級別)在廣州方案基礎上提出了更具體的方案在全國推廣,要滿足規(guī)則明確、可量化執(zhí)行的特征;
2,廣州的實驗運行良好,社會穩(wěn)定、經濟增長、疫情數據穩(wěn)中有降;
3,高層給予廣州的變化以認可,溫言嘉獎,如果出現疫情反彈也不動用“殺威棒”進行追責;
4,高層對于“層層加碼”的地區(qū)官員給予直接的批評,對于那些影響人民生活和經濟發(fā)展的,直接罷黜。
下一階段,關于管控“嚴與松”獎懲的風向,將成為基層政府重點關注的事項。
“誰被獎勵了?為什么獎勵的,我是不是該學學?”
“誰被上級罵了?為什么被罵,我可千萬別學他!”
在大政府的模式下,規(guī)則是一方面,但在政治生態(tài)中所形成的“獎懲”則更直接表達了領導的真實意見。
這個風向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三,最難改變的其實是民眾自己:政令好變但民間的觀念尚需重啟
最近兩周,北京各小區(qū)對于“非法”封控的抵制,可謂是愈演愈烈,各種小作文和演講家視頻滿世界飛。
我們卻都忽視了,你會選擇你相信的,你的潛意識讓你看到你認同的。但真實的世界從來不是只有一種觀點的。
在許多人(包括我)眼中,更愿意接受“大感冒”的事實,但沉默的那部分人,那些被三年疫情所嚇怕的人也絕不在少數。
在民間,立時解封派和嚴防死守派一直在不同維度上進行著對立,這種情緒的對立在每一個小區(qū)是封是開、在安全至上還是經濟發(fā)展的爭論后,都有所體現。它不激烈,但卻始終存在。
現實的結果是,此刻的“解封派”占據了自媒體的話語權。可一旦解封后疫情數字上升,話語力量的強弱就會迅速轉換,“嚴防死守派”卷土重來,我們又該應對這種民意的撕裂?而官方又該平衡“經濟”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呢?
從這個角度看,解封不單單是一道行政命令、也是重要的經濟決策,更是人民認知的統一協調。
解封的同時,更是一場激烈的輿論戰(zhàn),思維層面的爭奪有時候比實體管控更為困難。
新階段的輿論戰(zhàn)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準確宣傳疫情變種后的發(fā)病率重癥率、確定其自限性疾病的地位,避免引發(fā)群眾的恐慌,防止醫(yī)療資源出現擠兌。
2,鼓勵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繼續(xù)加強疫苗注射,對高危人群做好更多保護。
3,在國家層面,樹立合理的、低成本的“安慰劑”,有病先別去醫(yī)院,吃某花沖劑就能治愈,一方面降低防疫成本,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人體自身的抵抗能力。
君不見,這幾天官方媒體的風向已經出現變化了么?
四,解封容易,但難的事情我們往往看不到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會導致你的任何一個決策都無比困難,特別是這些選擇涉及到普通大眾時。
清代名家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官時曾經寫過一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詩詞通俗易懂地表達了“雖然我們只是小小的州縣官吏,但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卻也從一個側面點出了為官之難。
當你站在個人的視角,你會覺得解封后造成100萬的高危死亡并不可怕,因為比例極低;而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解封,會發(fā)現如何妥善處理民情和輿論、如何處理“有為”與“不為”之間的問題,要顧慮的方面太多,要做的準備太多。
個人做錯事,可以低頭認錯,甚至拍拍屁股走人也無所謂,但政府不行。
這也是我們看到各地依然在大力建設方艙醫(yī)院的原因,只有“有備”才能“無患”,沒有“方案B”的變革都是危險的。(當然,大規(guī)模建方艙醫(yī)院,我個人不發(fā)表意見)
古語云“大疫有三”,掐指一算,我們已經捱到了第三年最后的日子。但最近這大半年的日子,很難說有誰的生活是正常的,氣急上火也是人之常情。但我還是要多喊一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知其難啊!
五,寫在最后,畢竟東流去
南宋淳熙二至三年間,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經常往返于湖南江西等地,長江一覽無余浩浩湯湯的氣勢令詞人嘆服,寫下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千古名句。
閉上眼睛,試著用辛棄疾的視角去體會一下那種感覺,極目遠眺,視線雖然被青山遮擋住,但看著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豪邁的胸襟一覽無余。這句詞在有感而發(fā)之余更彰顯了詞人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回的意志。
不管眼前的反復和波折有多么洶涌,但長期的方向和目標都不會改變。
疫情終會散去、經濟終會回歸正軌、我們的世界也要重新回到向上的方向。
11月30日的變化給了我們驚喜。“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我們更應該保持更多信心,相信政府會做出長期最有利的決策;我們也更應該保持更多耐心,在提防短期波折的時候相信人類世界的長期向上性。
2019年12月1日,武漢通報第一起新冠病例,到今天已然滿了三年,堅持了三年的抗疫,讓越來越多的人都感到無奈。但就好比這黑夜越來越長的日子終將在這寒冷的冬日走向終結一樣,我們重回正常的日子也一定不遠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