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頭概念股集體爆發,多重利好降臨
文潔
任何事情都要看初心,初心就是根本動力。在搞清楚易主席的初心之前,我們有必要搞清楚當年設立股票市場的初心。
在很多人眼里,股票市場是發財的地方,是合法實現一夜暴富的地方。持有這種想法的人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股票市場從誕生以來發展了200多年,衍生了很多功能。但,如果我們回溯到根源會發現股票最初的功能只有一個,那就是融資。
中國股市最初的性質定位來自于總設計師的一句話:“資本主義可以搞股市,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嘛,。。。要堅決地試,搞不好可以關掉嘛!”
所以,中國的股票市場開市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幫助國企脫困。1998年到2000年國企3年脫困,大批國企上市,這里面有一些成了大牛股,比如五糧液,但更多企業成了僵尸企業。
上市后,因為原來大股東的股票是不能流通的,因此大股東的利益跟小股東完全不一致,大股東融完資后,沒有什么動力發展上市公司。這一問題在2005年達到了極致,上證跌破了1000點。
再后來,就是股權分置改革,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以股權分置改革為推動力,股票漲到了6000點,一大批資金密集型企業獲得了長足發展,比如金融、地產、重化工,你還記得那一年中石油的IPO嗎?然后,就是連續幾年的熊市。
再后來,為了支持新興產業,就出來了一個創業板,從2013到15年開啟了一波4倍漲幅的牛市,大批互聯網、光伏、風電公司上市。你還記得當年樂視網上市后連續多少個漲停嗎?之后,多數股民應該都經歷了半夜雞叫,千股跌停。
休息了幾年后,又來了一波以半導體、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上市為驅動的行情,寧王就是這一批的代表。
所以回顧中國股市,每次行情都是發生在股市融資功能喪失,國家又需要扶持某些行業的時候。
寫這么多,就是想說這次也不例外。
現在是什么情況呢?
地方財政已經難以為繼了,這個大家心里都有數吧,賣地已經賣不動了。
當土地財政不能夠再充當信貸循環載體的時候,就需要有新的信用擴張主體來循環經濟。看看當下,是不是沒有比股市更好的信用擴張主體了?
無非是要講一個新時代的新故事而已,這對我們來說并非難事。
這并非虛無縹緲的宏大敘事,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需求。
中國股市市值大概是80萬億,央企就有19萬億,加上地方國資,合計總市值肯定是30萬億起步。賣地不行了,股權已經是地方上最大的資產。
問你一個問題,貴州茅臺的市值和貴州省的GDP,哪個高?貴州省沒錢了,賣點茅臺的股權,錢就來了。
另外,不管是什么企業,國企也好、民企也罷,來股市都是為了融資。對于國有資本來說,如果股價低于凈資產,這時股票市場就失去了融資功能,因為有國有資產賤賣之嫌。哪個國企的老總也不敢以低于每股凈資產的價格來再融資,國資委也不會批。
現在大佬喊話,吹響了低估值國企央企的沖鋒號,搞一場估值提升運動,估值起來了,賺錢效應起來了,流動性也會跟著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真有可能站在牛市的起點。
蘭香
領導說了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市場反饋目前來看非常積極。再加上數據顯示當前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不足8倍,是近十年以來最低水平,而A股總體市盈率在14倍左右,因此如果講價值回歸這個故事,那么低于10倍PE的央企上市公司確實有一個向上修復的過程。不過由于A股場內的資金還是不太夠,資金去封板大塊頭后,小市值股票里面資金流失就比較嚴重了,導致今天下跌家數明顯要大于上漲家數。
張學峰
11月中旬債券市場暴跌,債基縮水,大量基金遭到贖回。在23日之后,銀行理財與基金回吐收漲,這次大跌可以看作是一次市場調整。
概念股在我國經濟上行和國家不斷出臺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沒有理由不漲,蓄勢待發的集中爆發上漲行情。
從板塊結構看,產業分化比較嚴重,幾家歡喜幾家愁。現在不適宜對經濟產業做結構性調整(調控),而是先讓市場去消化大部分不良的供需錯配與沖突,經過多輪磨合之后,再對產業走向進行調控。
近日國常會再度出臺經濟寬松計劃,相信市場利好將持續發酵,資本市場漲聲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