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住建部、央行聯合出手:正式認可這項業務
蘭香
預售監管資金對房企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壹地產”公眾號作者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如果說融資端和市場端的萎靡斬斷房企的資金來源,那監管資金過嚴就是,又把房企錢包用AB膠給粘死了。那么怎么算過嚴?例如一個項目只需要3個億就能完工,但銀行會監管7個億,房企要提取監管范圍以外的資金非常困難。最典型的是陽光城,暴雷時賬面上有260多億資金,能動用的不足7個億。
由此可見銀保監會、住建部、央行聯合發布的這一通知對行業有多重要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房企可以通過保函提取預售資金,從而改善企業的流動性。除了“保交樓”這一政策意圖,通知中尤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資金使用方面,房地產企業要按規定使用保函置換的預售監管資金,優先用于項目工程建設、償還項目到期債務等,不得用于購置土地、新增其他投資、償還股東借款等。過去對于銀行保函置換預售資金的操作更多是明確要用于工程建設,而此次增加了“償還項目到期債務”,幫助房企化解債務風險的意圖也很明顯。
同時,通知對商業銀行開具保函提出了各種明確的條件限制,這也意味著此次政策的受益面可能沒有那么大。以增信問題來說,通知明確商業銀行要通過保證金、房地產企業反擔保以及其他增信措施來防范保函業務風險,但活到現在的房企,基本上能抵押的資產早就抵押了,能拿出來做增信的資產恐怕沒多少。而且通知所要求的“優質房地產企業”尚無明確標準,如總體安全但曾出現過違約、展期的企業是否能申請?
當然,無論如何房企被粘死的錢包都可以松一松了,綿延至今的企業“爆雷潮”或許也會隨之按下暫停鍵。
大狗文
繼“金融16條”助推房市的政策之后,國家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對優質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的形式,置換房地產企業預售監管資金,此舉可大大緩解房地產企業資金流動性壓力。
近年業一些地產公司資金鏈斷裂,爆雷頻發,導致爛尾樓不斷,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出在商品房預售資金上。對此,今年初,國家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規范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意見》,對商品房預售資金從嚴監管。此舉導致房地產公司資金緊張,一些優質企業在相同的政策下資金也受到了限制。
日前,三部門發出新的通知,可看作對年初政策的調整,通知中,對房地產企業進行差別對待,同時對出具保函的商業銀行也做出資格限制,這樣確保了那些優質的房地產企業,能夠動用30%監管資金,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難。
新政策給地產公司注入了血液,是好事。但是對于有資格出具擔保函的商業銀行也提出更高要求,也就是要對地產公司做好研判,防范風險,哪些能出擔保函,哪些不能出要把握好。地方政府部門,也要支持商業銀行工作,各方合力,用好政策,支持優質地產企業,促進地產行業恢復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