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平價子品牌“喜小茶”全部關店
劉水生
基于單店盈利模型是否成立而關店,基于事業部盈利模型而整體裁撤產品線&新業務,這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常規決策。
可以細數一下5種盈利策略「賺錢模式」:
1,賺差價:產品差價或者產品組合差價,或者像蜜雪冰城那種供應鏈差價。
2,賺流量:內容類創業者,比如微信公眾號的流量收入與廣告切片收入,以及寫一本書拍一個電影賺版權費,都屬于流量模式,流量即財富,這個我們大多數人都體會到了。
3,平臺傭金模式:平臺模式就是撮合交易,從而賺取交易傭金,淘寶與京東最大的不同,京東還是貿易商模式以賺產品差價為主,而淘寶是平臺傭金為主,包括賣廣告,也是基于平臺雙邊交易做到足夠大的規模后的另一種「類傭金」變現。
4,增信盈利:大量的顧問公司,律所,以及工程承包,都屬于增信模式,因為客戶相信你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從而將其項目外包給你。
5,市值增長預期:不拘泥于上市公司,只要你的公司價值在快速增長,那么就有一茬又一茬的投資人愿意買單。也許你是一個虧損的公司,亞馬遜如此,特斯拉如此,絕大多數的創業項目也如此。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多業務公司,會采用多種賺錢模式并存的模式。
從另一個維度分析,to C還是to B或者to VC也對公司的盈利策略產生重要影響。
喜小茶項目,我的看法是它是一個to B項目。因為自己單店盈利模型與增信做好之后,需要吸引大量的加盟商來加盟,然而在疫情的不確定預期下,單店盈利難度徒增,且潛在加盟商大量減少,所以關閉算鳥??。
睿智
從2020年4月,喜茶首個子品牌“喜小茶”門店營業,到喜小茶陸續關店,直到最后一家,雖如喜茶給出的理由,喜小茶處于試驗摸索階段,關店表明在平價茶飲領域試水結束。也許事情沒那么簡單。
喜茶的出現在飲品行業屬于開創性的,投入市場即得到人們的喜愛,也引發競爭,這很正常。喜茶在成功之下開始創新發展這沒有問題,可是他們選了一個子品牌項目“喜小茶”,在價格上和自己原有的喜茶品牌競爭,而且喊出了”要平價“。這讓人感覺上有點怪怪的。
通過價格梯度滿足不同細分人群,不是不可以,可是喜小茶的“要平價“,卻讓人不免對喜茶的定價有了些許疑問。由于定位不準,喜茶的創新卻反噬自身,這可能是關店的理由之一。關店后的喜茶可能要變得冷靜一些,什么事要想好了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