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
文潔
最近一些新聞關鍵詞,比如供銷社、國營食堂、一刀切的疫情防控、國稅局史無前例地招收2萬名公務員等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焦點,我和客戶溝通時也不可避免地要討論這些話題,以回應客戶的關切。這些帶有濃烈計劃經濟色彩和打土豪色彩的詞語在這個敏感時點不斷刺激著大家的焦慮,我能感受到很多財富人群那種無以復加、又不可明言的不安全感。
在新時代,人們很容易將治理能力低下帶來的問題誤以為是治理思想帶來的問題,從而將對能力的批判上升為對思想路線的批判。這種應激反應是無效的,除了精神內耗,無法給我們帶來任何的幫助。而且,很多人對大環境的理解和認識還依然停留在過去。有時,我真的很難理解,你的錢難道是大風刮來的嗎?大時代已經越過山丘了,想對策難道不比吐槽要更重要一些嗎?
很多客戶問我怎么看待最近的這些問題,我的回答是:
1、回不回到計劃經濟,我不知道,我覺得大概率不會。而且我認為我們現在選擇的是國家資本主義這條路,并非是簡單的計劃經濟或市場經濟。社會變革是帶有強大路徑依賴的,我們不清楚誰,在什么時點,以什么具體形式引領變革的開啟,并以何種力度和節奏踏上變革之路。
2、歷史總是在曲折中前進,但歷史如果打個盹,對于我們來說就是悠長的一生。作為個體,國家永遠是我們最大的安全保障,但是是最后一層安全保障。任何一個個體,如果所有的風控措施都寄托在國家身上,無疑是欠缺考慮的。
3、無論如何,歷史進程已經切換了。新時代有新時代的主旋律,資本至上、市場優先、效率至上這些指導思想已經成為了過去時。未來的時代,公平、群體安全、合理分配。。。是新的關鍵詞。
很多客戶問,怎么會感覺一夜就全都變了。能否變回去呢?
我說,不可能。我從國際和國內兩方面來說這個問題。
在全球正增長時代,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備受擁戴,但經濟發展的根本驅動力只有三個,分別是資本、技術和資源。在資本和資源無法永恒增長的情況下,技術進步成為了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最主要驅動力,我們所有人都受益于此。
但自從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國采取了量化寬松的政策不斷印鈔票,但技術并沒有得到明顯進步,推動全球經濟技術發展的互聯網技術還是上世紀的產物,是冷戰時代美國國防部為了管理全球眾多海外軍事基地而研發出來的技術。軍轉民后,這項技術爆發了巨大的生產力,推動了全球的經濟發展。但這幾十年來,有什么世界級的新技術產生?沒有。
因此從根本上來看,全球經濟的總蛋糕并沒有做大。當總蛋糕做不大了以后,做為全球霸主的美國自然就想著如何分得最大的蛋糕。因此,挑起俄烏沖突以圖薅歐洲的羊毛,毫無掩飾地打壓中國來制約中國的發展,利用美元這個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毫無底線地加息來收割全球。。。
這一系列動作背后的經濟根源在于,在一個全球零增長的社會,分得最大蛋糕取代了做大蛋糕,成為了美國制定外部政策的出發點。
同理,在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后,社會層面積累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人類歷史上,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次貧的狀態一躍而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過程中,貧富差距不斷加大。之所以沒有爆發大規模的社會沖突,根本原因在于高速發展的經濟讓很多中低收入人群也分享到了經濟發展的成果。
現在中國的GDP的增速已經顯著下了臺階,當經濟發展無法保持高速增長,且外部沖擊不斷的情況下,中低收入人群能否從經濟發展中獲益就成為了一個問題。如果過大的收入差距和持續的收入分配不公不能得到妥善解決,社會能否保持穩定也就成為了問題。
當下,站在全局的角度,做大蛋糕確實需要引起重視,但環保、反腐、保障民生、調節分配。。。這些存量結構的調整或再平衡毫無疑問是新時代的重點工作,這也是“人民至上”的應有之義。這個再平衡過程從上往下來延申,直到達到新的平衡。這跟資產配置的再平衡是同一個邏輯,只是是在社會治理這個更廣闊場景的運用。
在再平衡也就是重新切蛋糕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利益的受損者,他們會痛苦、焦慮,也會有受益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逃離本身不是目的,在大時代面前,逃離的目的地也未必是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有可能看似規避了一個看得見的風險,但引發了更多更不可控的風險,這些在這里我們不做展開討論。
在大變革時代,個體肯定會有不適感。時代背景是我們不可以選擇的,我們唯一可以選擇的是我們的應對方案。
比如可以考慮利用家族信托這一金融和法律工具來保護好財富,避免財富一夜歸零的風險。可能你會覺得中國的家族信托有這個問題那個問題,你說的家族信托的那些問題我都知道,但做了總比不做強。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當你家里來了小偷,你的錢放在保險柜里,總比放在桌面上要強。
更關鍵的是,需要看清時代的變局,盡快完成思想的轉變,調整好預期。這個世界再也不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世界了。預期和現實的差距是人幸福或不幸福的源泉。大時代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們自己。降低一點預期,幸福感會強很多。
言冬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供銷社重出江湖和國營食堂的傳聞不絕于耳,經過自媒體的放大化解讀之后更是沸沸揚揚。其實,供銷社這種機構從來也沒有消失過,也不存在什么重出江湖,而西安的那個“國營食堂”,本來就是一個國有糧食系統的企業搞出來的一個商業噱頭。河北的那500個“健康食堂”,是衛健委發布的一個關于膳食健康的項目,鼓勵更多的飯店企事業單位學校參與創建。不過也不能怪大家對這種事情反應這么大,之所以傳聞越來越多,三人成鬼,實際上還是在表達對市場經濟倒退,計劃經濟重來的一種擔憂。
王律
遠的生產隊大食堂就沒必要談了。就說以前每個公司都是自己辦員工食堂,沒見一家辦好的。(員工食堂任誰也沒法辦好的,自己人的口胃沒辦法調)。
現在,單位里員工餐廳還是有的,只不過大家是“外包+補貼”的模式,領導省心了,員工也不挑剔了。(食堂辦不好可以換外包單位,不至于換后勤部長啊[偷笑][偷笑])
社區食堂如果是社區補貼小餐廳(比如減免房租、發就餐券等等),小餐廳生意會更好,社區老百姓也方便,是好事情,這大約是真正各地想做的事情。
但,若社區食堂辦成大家擔心并熱議的國營食堂,可以現在就斷定:辦不下去。(滿大街都是飯店,每頓還發愁吃什么,選擇好難的。)國營食堂,若能滿足居民口胃,那是活見鬼了。[捂臉][捂臉][捂臉]
??市場道路是不可逆轉的,老百姓的口胃,是最難搞定的,無論如何用心,社區飯店都是幾年就得換大師傅和風格。國營店的師傅和大堂經理,能換得了嗎? 老字號餐飲企業曾經遍地都是、有口皆碑的也不少,公私合營后也曾一統天下,但市場化后,如今還剩幾家?
初心是好的,但龍種會長成跳蚤,更況國營食堂不也得贏利?經理不就個是代理人?那些熱烈期盼國營食堂的人,無非是想占公家便宜,他們會失望的。[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Holdow
國營食堂很好啊,快捷便民方便又經濟,相信會有很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