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銀行前十大股東3個老賴、7個質押或凍結

觀星
放水截流本身作為一個蓄洪行為看不出對錯,在這個行為之上加上洪泛的時間節點與洪泛的區域空間,規矩、規則,一套既定有用的模版用了而最終引發的大洪水,那曾經的正確也成了錯誤,曾經的蛀蟲也因潰堤而歸責。一直抓著表明的老鼠,看似豐功偉績,而無力改變那盤根錯節的利益網,不過是張三換李四,有明一朝,吏治嚴苛,卻是越打越多

蘭香
2015年的最后一天,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獲得銀行牌照一事塵埃落定,其將通過持有大連銀行逾半數股權,一舉成為該行控股股東。東方資產方當時對未來充滿信心,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少數幾家在四個直轄市都設有分行的全國性城商行,大連銀行網點布局優勢十分明顯,日后發展壯大具備天然優勢,并稱收購完成后,東方資產將全方位支持大連銀行的發展?!半m然當前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對銀行業的經營產生一定壓力,但從戰略布局的角度考慮,銀行牌照仍是寶貴資源,尤其在資金、客戶渠道方面有著長遠優勢;加之資產管理業務發展潛力巨大,銀行將是資產管理業務的主渠道,因此,收購銀行對于參與資產管理業務具有重要意義”。
但目前來看,大連銀行的發展肯定遠未達到東方資產這個控股股東的預期,也凸顯出城商行這一數量最大的商業銀行群體面臨的困境。經歷30年的發展后,當前城商行總資產規模已經超過45萬億元,在金融體系中處于較高權重。實際上,城商行并非全都步履維艱,而是兩極分化越發嚴重。已經上市的城商行無疑是發展最好的一批,2021年末ROE最高的10家上市銀行中有7家是城商行,是數量最多的銀行類型;不良率最低的5家上市銀行中有3家是城商行,依然是數量最多的群體。與此同時,城商行也是金融風險亂象和腐敗高發的重災區,銀保監會通報數據顯示這一群體僅在2021年上半年涉刑案件金額就超過200億。
大連銀行過去幾年在金融市場及非標業務上發展迅猛,而非標業務一直以來就是金融風險聚集區,這其中有多少潛在案由,外人就不得而知了。對東方資產來說,大連銀行已經成為燙手山芋,想全身而退也難。作為專業處置不良資產的機構,東方資產如果有一天要把大連銀行作為不良資產給處置了,應該也不會太令人驚訝。

古德曼soul
自從2020年8月包商銀行提起破產申請開始,大家對商業銀行破產這事有了新的認識。雖然遼寧太子河村鎮銀行從屬于遼陽農商行算是一家人,但是從法人來看是獨立的兩家銀行。本次大連一口氣事實上破產了兩家銀行,不上熱搜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這兩家銀行的網點、人員和存款由沈陽農商行承接,儲戶原則上沒有什么損失,但是心理沖擊還是很大的。畢竟建國以來,加上大連破產的兩家銀行,全國破產的商業銀行應該也就6家。這兩年就占了3家,早前的3家都是10多年前的事了。
不管是明天系的包商銀行,還是忠旺系的遼陽農商行,最明顯的共性是背后的大股東追溯下來都是民營企業和個人。當然,這并不是說民營企業家們普遍沒有信用,而是這兩年生意的確不好做。當其生意鏈條中的某一環節出問題時,股東病急亂投醫反而導致連鎖反應一節節地傳遞下去,最后徹底炸了。
經歷這3樁破產事件,相信銀保監局和相關部門對銀行的合規審查會更加深入。

王亮亮
省流版之一:我想入股銀行but沒錢——銀行有錢——我向銀行貸款——想入股銀行and有錢——入股銀行——我成為了銀行股東and有貸款——銀行有資金——我是銀行股東——向銀行融資and還貸款——我想入股銀行but沒錢……邏輯閉環了。
雖然監管不允許,但是不允許才能賺錢啊。

引領Manuel
民營企業參股商業銀行,醉翁之意不在酒(股收益和商譽提升),在乎長期為股東輸送資本金,巧妙一點的話要么是肖建華大哥控制的包商銀行、徽商銀行,通過一系列多重套嵌復式多聯的關聯交易,長期套取和占用銀行的資本金,這是一種模式,另一種模式是民企大佬盧志強旗下F海集團,作為民生銀行的主要發起人之一,長期控制董事會及經營決策管理層,通過大量的表外業務或循環擔保為股東長期提供資本金,而大連銀行代曾是著東北地方商業銀行改革的標桿,也曾在IPO站隊排在首位,由于之前的政Z事件上市擱淺,之后管理層混亂,讓一些投機的民企有機可乘,從而造成了今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