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115.23億元,37家金融機構“踩雷”鉅盛華
高格析
綜合金融模式并不是穩賺不賠的
目前來看,綜合金融模式只有中國平安的經營業績尚可,寶能的綜合金融模式(前海人壽)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且前途難卜。
即是中國平安,也是頻繁踩雷。2007年,中國平安踩雷富通集團,損失達228億之巨;2021年,踩雷華夏幸福集團,損失432億元;2022年,又踩雷寶能,損失100億。作為一家保險公司,平安的投資能力是非常之差的。普通人想把儲蓄轉換成有效投資面臨的風險很多,金融巨擘中國平安搞投資也是頻頻踩雷。
一定意義上講,不管是個人還是機構,搞投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寶能想學平安搞綜合金融,但是前海人壽虧損嚴重。保險公司如果沒有優異的投資能力,是非常難以盈利的。保險公司的承保利潤微乎其微,要持續經營、穩健經營,非得有一個精明能干的投資團隊不可。
未來很長時間內,面對低利率的債券投資環境,要想突破5%的保單利率是非常困難的。保險公司要想取得優異的投資成績,還是需要大比例配置權益投資。目前來看,各家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各家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公司,如果沒有自家集團公司,有幾家可以經營下去?
從保單持有人的角度來看,投資能力弱的保險公司是很難保障投保人的保險利益的。易安保險公司的破產清算,已經給廣大投保人提了一個警醒:買保險,一定要買經營管理水平好的公司。一份保單15年或20年,如果保險公司沒有了,固然有監管部門托底,但其中付出的代價,一定要考量好。特別是購買人壽保險,一定要看看保險公司的年度財務報告,一定要選經營效益好的保險公司。
本質意義上講,保險也是一種特殊的投資。搞投資,就一定有風險。
海峰
作為一家發債企業,我去看了一下其之前披露的信息,發現從2016年到2020年這五年,公司的凈利潤水平還都是正的,最好的2020年還有52億元,只是2021年急轉直下實在是太猛了,金融機構踩到這個雷,也沒有什么好喊冤的,而恒大的債權人中,哪一個不是知名的金融機構。
作為鉅盛華的最核心的資產,前海人壽在7月份的時候因為人事變動,成為了一家“無董事長、無總經理、無監事會主席”的“三無”險企,已經引發了監管的關注。
在鉅盛華的財務報告披露后,也有部分信托企業表示已經退出了相關項目。譬如平安信托就表示早在去年底就向委托人發送了原狀分配通知函,同步進行了產品清算和終止登記,這意味著平安信托在現階段已不涉及到相關風險。而云南信托也有類似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