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申請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
王衍行
申請香港為主要上市地意味著開啟了兩手準備之門。阿里巴巴宣布將申請香港為主要上市地,意味著備受中美雙方監管壓力的中概股企業正在積極地做兩手準備,即,竭力尋找有備無患的次優方案,避免當出現極端情況時措手不及。
若中概股審計問題的糾紛無解,香港可能臨危受命,作為上市地,但是,這絕不會是順理成章地無縫銜接,而會帶來摩擦及碰撞。如果兩國不能達成協議,讓美國監管機構得以檢查中概股公司的審計底稿,則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250多家中國公司將面臨從美國集中退市的風險。
中國內地投資者的參與值得關注。阿里巴巴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在香港的主要上市,這也將為阿里巴巴被納入港通股鋪平道路。納入港股通之后中國內地投資者將可投資阿里巴巴的香港上市股票。值得說明的是,這對中國內地投資者而言,肯定即將產生一波投資機會。
楊波
2022年3月15日,阿里巴巴港股股價最低至71港元,公司市值縮水至2000億美元,僅為2020年10月四分之一,隨著對于中概股的救市喊話出爐,阿里股價在三個月后回升至123港元,然后又掉頭向下。
2022年7月26日,阿里巴巴披露了2022財年年報,阿里是國內互聯網公司中極為少見的使用美國公司跨年財年制度的企業,比如2022財年,就是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的財務數據。
對于使用財年制度的上市公司來說,雖然阿里的財務數據早就披露,但是這份財年年報還是類似于個人的年終總結,有很多看點,雖然373頁的篇幅有點長,但是對于阿里的投資者來說,還是值得花個半天的時間好好看看的。
畢竟過去的一個財年,對于22歲的阿里來說,可以說是史上最困難的一年,從這份財年的總結報告,也能在一些細節中可見一斑,比如公司的精神領袖馬老師,就除了在合伙人名單上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露臉機會。
當然,配合2022財年報告的發布,阿里也披露了兩條很重要的消息:一是將從二次上市轉換為雙重主要上市,簡單理解就是2024年假如中美談崩,中概股集體退市,阿里在香港的上市地位也不會發生變化,這是給國際投資者吃的一顆安心丸,換而言之,這是穩妥為上的一個制度安排。
股票投資歸根到底就是買的企業的未來,有了雙重主要上市這個安排,阿里的國際股東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買阿里股票,或者把阿里美股轉換成阿里港股。
第二個消息就是螞蟻集團的管理層集體從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單中消失,這個也是早在預期之中的消息,就是為了符合螞蟻獨立性的一種合規安排,簡單地說,螞蟻雖然是阿里這只老母雞下的蛋,但是阿里所處的金融行業,以及螞蟻的市場地位,雖然雙方從血緣上是“父子”關系,但也要明算賬。
螞蟻跟阿里劃清界限,這對阿里來說自然也是一件好事,雖然雙方在業務層面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但是至少在高管層面,還是明確區隔開來,從企業內部治理的角度,對于雙方都是一件好事,螞蟻可以再出發,阿里也能卸下歷史包袱。
因此,在港股市場,兩則利好消息的刺激之下,阿里股價一改7月來的頹勢,7月26日大漲5%,股價重新站上104港元。
個人相信啊,在后馬老師時代,從現在到2025年,阿里的策略都是穩健為上,寧可錯過不可犯錯,這對于阿里來說或許并不容易,但是這條路是必然的,表現在阿里的業績和財報上,恐怕很難有超預期的表現,對此,投資者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好在阿里的股價已經跌透了,從財務指標來看,目前100港元附近的阿里,只要自己不再犯大的錯誤,應該已經是底價了,考慮到阿里還有回購股票這一招,如果你選擇押寶互聯網的下一個周期,那么阿里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標的,當然這存粹從財務模型上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阿里的穩健,從今年618的低調已經開始顯現,第四季度的雙11 ,阿里會怎么玩,大概率還是多做少說的路子吧,這對于阿里內部員工和平臺企業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十幾年的雙11下來,從平臺到企業到消費者,其實都累了,也審美疲勞了,如果阿里能夠放下雙11的包袱,從GMV的指標中解脫出來,就跟GDP崇拜一樣,應該對未來轉型是一件好事。
但是,阿里管理層有擺脫GMV的勇氣嗎,希望他們能夠有吧。
胡可可
我記得之前知乎回港上市,就是是雙重主要上市的方式,也就是說這樣的話公司會同時擁有在兩個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比如在美國和香港雙重主要上市的話,如果在其中一個上市地退市,并不影響在另一個上市地的上市地位。之前阿里的主要上市地是美國,如今改為雙重主要上市,原因絕不是什么所謂的方便投資者配置港股,畢竟港股拉胯已經小兩年了,更重要的顧慮還是在中美雙方關于審計底稿問題沒有達成一致前,阿里對會不會在美股被迫退市有些擔心。
溫和的強硬派
有人說,互聯網平臺的企業需要等待兩只靴子落地,一個是滴滴被罰,另一個就是螞蟻上市。前兩天滴滴80億的罰單看似利空實則利好,再重的罰單也好過無法開展新增業務,生存已經成為這些巨頭的唯一訴求了。
而這次阿里在港的二次上市,一方面是中概股全面應對HFCAA的一種選擇,另一方面也有監管緩和的因素,在港二次上市雖然無助于解決阿里當下最大的困難,但監管若一意阻攔,怕是也無法成行。
BATJ之流的互聯網平臺離不開中國大市場,而中國經濟效率的提升也需要他們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在疫情期間,互聯網平臺企業所發揮的作用讓我們看到了大政府主導下經濟模式依然需要市場化力量。從這個角度看,之前嚴厲的處罰政策一定有緩和的一天,在符合信息安全和打破壟斷的前提下,中國依然需要互聯網平臺企業,而絕非許多人理解的一棍子打死。
當然,即便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成功,也不代表就此萬事大吉了,和監管關系的緩和,以及重塑二級市場信心,是擺在阿里高管面前最重要的事情,這看似兩件事,但卻高度相關。就想阿里那句有名的slogan一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如果狂飆后的阿里能夠重拾本心、回歸賦能的定位,他也一定能夠找到讓監管再次相信的理由,從而真正實現股價的回歸。這不僅是阿里的幸事,也是我們站在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所樂見得的一件大事。
江瀚視野
說實在,看到阿里巴巴這個時候申請在香港雙重主要上市,實際上也是一個意料之中的事情,對于這件事我們到底該怎么看呢?
首先對于當前整個市場來說,雙重主要上市正在成為當前中概股上市的主要模式,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特別是美國資本市場當前政策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于大部分的中概股企業來說,選擇雙重主要上市將會成為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在整個市場之上,雙重主要上市可以幫助中概股企業擁有更多的市場選擇空間,也能夠讓雙重主要上市的主要企業不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概股回歸香港的時候都會采用雙重主要上市的方式,阿里巴巴屬于回歸香港資本市場相對較早的一家上市公司,所以當時并沒有采用雙重主要上市。這個時候阿里巴巴可以說是在補之前的過程,是補課的一種做法。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阿里巴巴采用這種雙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自己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而且香港資本市場也是相對開放的資本市場,在香港資本市場之上通過雙重主要上市的形式,可以進一步提升阿里巴巴在資本市場上的流動性,從而幫助香港投資者更好的認識阿里巴巴,為阿里巴巴未來的融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對于當前的整個資本市場來說,香港資本市場對于中概股企業的認知程度無疑是更強的,原先的上市模式對于阿里巴巴而言其實并不適用,特別對于香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會有諸多顧慮,采用雙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可以讓香港資本市場打消后顧之憂,從而進一步推動阿里巴巴更好的發展。
第四,從長期資本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有可能會有更多已經在香港上市的中概股企業轉換為雙重主要上市的這種模式,雙重主要上市,將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成為中概股上市的重要方式,所以對于當前的整個資本市場來說,我們也要深刻認知當前資本市場的變化。
引領Manuel
阿里需要香港作為中美對決破裂后的保障和支撐,而香港也需要阿里,各取所需…
zh
如果阿里從美國退市,對股價影響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