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要取消2035碳中和目標?從來就沒有過談何取消!
王衍行
德國、甚至是世界各國,其2035碳中和目標,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俄烏沖突還是導致歐洲能源危機的一個因素,據報道,面對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機,德國政府已經確認“開倒車”。德國擬修改環保政策法律草案,取消“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業實現碳中和”的氣候目標,這一修改已經在德國的下議院獲得通過。另外,德國政府早前已經選擇重回“燒煤時代”,燃煤和燃油發電機組得以重返德國市場,最新法律草案的通過意味著現階段煤電不再與環保目標相沖突。就在2021年12月,德國新政府還承諾加快淘汰煤電,彼時現任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民黨、環保為主的綠黨和親商的自由民主黨聯合組建了新政府,計劃將全面淘汰煤電的目標提前到2030年。特別是,德國是較為發達的國家,并且十分務實,德國“開倒車”,那么,其它國家也好不到那里去。
碳中和可能已經不是當今世界的當務之急了。今世界的燃眉之急是:通脹、經濟衰退、能源危機、失業等。即使中性的預計:到了2035年,目前80%以上的企業將不復存在了。必須指出,碳中和也許會被束之高閣一段時間,何時重啟,還很難估計。
金融與碳中和的關系需要重檢。毋庸諱言,在實踐中,已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碳中和金融風險,包括盲目追求“大假空”、低成本資金套利、碳中和項目造假等各類業務風險、道德風險等問題,導致大量資金如泥牛入海般有去無回。其實,從本質上講,主要碳中和問題與金融沒有任何關系,那種所謂金融創新支持碳中和的觀點,若沒有約束與抓手,包括信息公開透明、監管嚴格到位,只能把金融引致萬丈深淵。
淺白色的蒲公英
這可能已經成為了中文輿論場中的大笑話,在德國官方減排目標已經定為在2045年達到碳中和等待情況下,居然有中文媒體訛傳其2035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要取消,確實有點無中生有。最近以來中文世界各個媒體都早爭相報道斷掉俄羅斯油氣供應之后的歐洲有多慘,尤其是德國,這個原先歐洲經濟的火車頭,之前比較激進的環保目標遇上了能源危機,自然會后撤,事實上,缺乏天然氣的德國已經開始準備重啟煤電和核電,但是還沒有到了要取消碳中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