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上半年虧損超千億,12家航空公司資不抵債
江瀚視野
我們看到當前民航業面臨比較大的市場壓力,很多人都在問,這樣的市場壓力之下,民航業到底有沒有市場空間了?未來的民航業會不會出現一定的市場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民航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呢?
首先,當前各家航空公司出現比較嚴重的虧損現象,其實一點也不意外,受到疫情的影響和各地防控政策的不斷變化,實際上航空公司面臨的市場壓力是非常大的,航空公司必須要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才有可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然而對于航空公司來說,無論是如何會省錢的航空公司,實際上面對的市場壓力都是客觀存在的,因為旅客的實際需求特別是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制約了航空公司,對于當前的航空公司來說,只有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市場發展的控制能力,才有可能在市場的競爭之中獲得一定的市場優勢。
其次,在疫情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之前,實際上航空公司面對的問題都是難以徹底從根源上得到緩解的,所以對于當前的航空公司來說,實際上是在打一個維持的持久戰,只有航空公司。學會在當前困難時期盡可能的節省自己的資源,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之中有一定的市場優勢,畢竟當前大家都很困難,那么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如果誰能夠在市場上有所作為,能夠虧損的比別人更少一點的話,往往就會有更好的發展。
第三,對于航空業長期的發展角度來看,其實只要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民航市場的恢復將會是必然的趨勢,畢竟大多數人出行的需求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剛需這些剛性需求現在僅僅是被壓抑了,并不是它不存在,只要民行業能夠熬過當前的困難時期的話,現在的虧損其實都只是小問題,對于當前的各大航空公司來說,度過困難時期比什么都重要,既然如此的話,學會想方設法的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降低自己在市場上過度的成本開支,可能才是各家航空公司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胡可可
航空業上半年巨額虧損主要來自兩方面原因:一是疫情讓國際旅行熔斷,國內旅行受限;二是俄烏沖突導致油價高企。前者讓營收減少,后者讓成本增加。如此之下入不敷出,諸多航空公司出現生存危機。
各國防疫政策執行不一,國際旅游業的復蘇,不僅要看有些國家的開放政策,更要從我國的動態清零政策,嚴防外部輸入考慮,因為從國內今春多點暴發疫情來看,外部輸入始終占有大的比例,所以,國際旅行能出的去,怕是難回的來。國內各地防控效果明顯,但多點突發的偶然性,非必要不出行,讓國內旅行心存忌憚。
下半年國內動態清零效果顯現,一些限制逐漸放開。隨著疫情緩解和消退,國際旅行的恢復和國內通行的正常,將會讓航運業進入復蘇期,逐漸改變虧損的情況。目前困難時期,國家也在推出紓困政策,相信航空業隨著旅游業即將迎來的大爆發,困難也將很快過去。這從上海解封,去海南旅行一票難求可以看到;從國家的空客訂單可以看到,航空業復蘇已經不遠。
朱墨竹
一點疑問,虧損上千億,12家航空公司已經資不抵債的情況下,仍然有那么三大航空公司出手闊綽一舉下單訂購2400億的空客飛機,是這三大航企實力雄厚么?
如果說有部分航企家底雄厚,看準疫情過后航運市場井噴,倒也佩服這三家航企的掌舵人。但眼下上海又在傳出封城風聲,奧密克戎BA.5變種在西安北京各地日漸興起,要說徹底擺脫疫情看似遙遙無期。
商業社會不怕沒錢,怕的是不確定性。在疫情反復尚且撲朔迷離的時候,不知道這三家航企大手筆購買空客飛機的錢從哪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