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應屆生當本校保安”,網友吵翻了
L.Ling
這事件喚起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學生就業難”、“大學學歷貶值”甚至“大學無用論”,不無悲哀和心酸。
首先這來自于我們關于考大學之艱辛的直接或間接經驗,所以大學生雖然不似往日天之驕子般榮耀,但還是社會競爭中相對勝出的一部分人,也還是寄有或被寄有讀書改變命運的高期待。而且,從全社會來看,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并不像我們在大城市感覺得那么普遍,所以人才過剩也是區域性、結構性現象。
與之相關聯的,是我們對于職業的刻板印象尤其是三六九等的價值劃分,比如一提保安,就覺得是低學歷、無門檻甚至退休后隨便做做賺點零花錢的,大學生作為年輕力壯的專業性人才,一畢業就去做保安,是學無所用,實屬浪費;而北大保安考上大學這樣的事情,則屬上行發展,符合甚至超越社會期待,所以人人贊嘆。
類似的可能還有一些選擇上的價值偏向,會不會有人寧在大學里當保安,不在某偏遠地方當專業技術人才呢?
由此,無論初衷為何(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當下,學校也可能被要求內部挖潛提供崗位,解決就業),此學校此舉其實也具有一定的實驗性,可以引發我們的一些思考。一個是是否可以重新定位保安的職責和形象,提升保安隊伍的綜合素質(注意,不單單是學歷而是學歷背后可以承載的能力)?另一個是大學生是否需要拓寬就業渠道,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尋找更適合的機會,實現自我的價值?還有,我們的大學教育人才培養的目的和結果究竟是什么?是普遍性素養提升還是專門化人才訓練抑或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定位不同結果也不同?那是不是也不能籠而統之地說大學生當保安合適還是不合適?
還有一個有趣的思考:大學生改行比比皆是,包括外賣小哥中也藏龍臥虎,為什么這事引起特別關注?除了向下流動的認知失調,可能還有一點,即以前多是學生自己走出校門,得已(不對口但機會更好如錢多地位高等)或不得已(找不到對口的好機會)的選擇,屬個人行為——雖然其實已經構成一種社會現象;這次是人才培養單位自己打破社會期待,從而也打破了大家共同營造或支撐的清高感,相當于某種“官宣”,個中感受更加五味雜陳。但可能也是一個反思并重新面對現實的機會呢!
周維亞
這事最大的波瀾在于,在國內民眾心里,大學畢業生應該普遍去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收入比較穩定的薪資待遇很高的工廠及公司管理型工作。這是傳統印象里的大學畢業入職人士帶給普通民眾的印象。
不過這幾年的國內情況其就業面找工作早已是難度很大,不少原本的國內私營大廠及民營公司的管理層已經是處于朝不保夕的狀態,有的離倒閉也只有一步之遙,很多中型小型餐飲生意也是舉步維艱!對于想要有志成為管理者或私營餐飲個體戶小老板的大學畢業生來說無形中就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在這樣普遍難求高層待遇的環境里,想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確實很難!這也才有了很多大學畢業生想方設法去求公務員編制圈子的想法比如居委會里或求個藍領高級技工的編制里,比如高級修理工或特種車司機,雖然與所學相差十萬八千里,而原本所學的專業也許根本用不上,但是能找到一份安心的工作才是首選。
那么更進一步說當你沒有真正的公務員編制的入職條件也沒有藍領高級技工證件這些前提條件那剩下來的也許只是選擇滴滴打車、出租司機、美團外賣、這些自由職業的活了,可是這些圈子里吸引大學生的條件也并不大。這些靈活就業的辛苦活有時其網上評分和不安全因素更是一道道的緊箍咒,導致很多人還是選擇了離開這個圈子!
其實對于現在的高校畢業生其選擇面已經較窄了,如果去996的打工廠無異于是進了更加苦難的深淵!更是不明智的選擇,保安相比于之前的這些選擇雖然是標準的藍領圈子里的較低層但是其易進去面并不難,也沒任何風險,996這樣的苦悶淚水更是與其無緣,如果條件更好的如銀行保安或事業單位里的保安待遇可能會更好。
不過有利也有弊,保安圈子里如果是待遇不怎么好的地方如某些小區或私人公司的保安那待遇可能會很差,同時還會時不時遇到喜歡故意刁難素質較低的人動不動來個投訴,這種事情或新聞在短視頻里時常會看到,在如今資訊如此便捷的年代,一些問題想要瞞住是很難的,這也是這一新聞爭議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側面前提原因。
在內卷已經很明顯的年代里,大學生的就業如果沒有很好的明確就業規劃的前提條件想要一份不錯的工作的確不容易,其實從多數畢業高校學子的內心里他們當然多數不愿意去做保安,無論從所學的專業角度還是對職業的印象角度還是對于資訊帶來的現實角度,他們都更愿意選擇一份真正符合自己心里定位的工作,只是從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面來看,在很多國內企業和靈活就業的負面消息不斷浮現之時,在無任何優勢的就業憑證沒有的情況下留給他們里的多數者可能更多的是無奈的選擇吧。
叁浪
高校想招本校的應屆畢業生當保安,結果引起了一陣爭議,如今這個事件居然傳到社會上,引起了社會輿論的廣泛爭議。不得不說,從這一事件,大家就能看出來為什么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了。這兩年經濟形勢不好,今年尤其嚴重,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十分低,就學校而言,如今就業市場供大于求,保安就算想招個大學生,今年也不算是“癡心妄想”;而大部分沒有就業的應屆畢業生,不是返鄉考研就是考公,根本不會去考慮這些看起來“不符合大學生身份”的工作….這才是造成這個事情看起來十分違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