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接踵而至,各地爭相鼓勵買車
2022-06-09 14:30
小號
默認
大號
隨著“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的政策的出臺,各地的汽車消費鼓勵政策也接踵而至。業內人士預測,汽車行業即將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在政策“組合拳”影響下,有望帶動額外3000億元左右的整車銷售額。包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五個城市已經增發購車指標,總指標增加數達16.5萬個。除了新增購車指標外,包括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地已出臺了相應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消費者在購買或置換新車時可享補貼,最高可達2萬元。目前,上汽大眾、東風日產、長安汽車、吉利等二十多家合資和自主車企都已相繼推出相關政策。 | 相關閱讀(中新網)
48

騎行人張浩
永遠在路上
中汽協近日發布的預測數據顯示,雖然5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7.06%,但環比增長卻高達49.59%。這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車輛購置稅政策之前的數據。就該數據來看,事實上國內汽車消費能力早已在進行默默的自我主動修復了。
當然,經濟的兩只手將加速該修復的進程。一方面,看得見的政策之手行動積極。中央財稅刺激政策6月正式施行,疊加各地方政府的配套優惠措施的出臺,能很好地刺激有購車意愿的消費者行動起來。另一方面,看不見的市場之手也不甘示弱。譬如,通常情況下,股票價格能一定程度上提前反應市場走勢。投資者提前積極布局汽車股,促成近期該行業股價漲勢如虹。今年下半年,車企從4月的深坑中爬出來應該是指日可待的。
除了汽車銷售外,也觀察到一個更有趣的點。那就是在這波操作中,深圳和杭州政府增發購車指標的操作。兩地精準地面向多次搖號的人群開放新增指標,算是把這兩座城市的“商人”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從這件有趣的小事,我們也能窺見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僅能從作為商業主體的企業身上表現出來,當地政府運用市場化手段的能力也是一個不錯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