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教父”:美聯儲現在沒工具對付通脹
高格析
美聯儲真的沒辦法對付通脹么?
華爾街教父的危言聳聽:美聯儲現在沒工具對付通脹。乍一看,的確能唬住不少人。但仔細推敲一下,芬克大大低估了美聯儲的能力。
美聯儲能夠制造通貨膨脹,為什么無法消除通脹呢?它能直升機撒錢,也能黑洞似的吸收貨幣。只是,美聯儲不想這么干而已。美聯儲制造通貨緊縮可是行家里手,把利率大幅提升,拋售巨量的債券,立刻能把通貨膨脹率拉下來。
為什么不這么干呢?美聯儲也精明地很。單純去治理通貨膨脹,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會更大,搞不好,也許會造成另一次經濟大蕭條。目前的通貨膨脹是劇烈了一些,但是還沒有到惡性通貨膨脹的程度,仍處于美國經濟可忍受的范圍之內。
芬克的話也有合理的成分,目前的通貨膨脹是去全球化導致供應鏈調整引起的。他只說了上半句,下半句沒說。這不是貨幣超發引起的通貨膨脹,所以說美聯儲不想管。似乎有些不合邏輯。難道這次通貨膨脹,美聯儲沒有責任?有是有,但責任肯定不大。美聯儲直升機撒錢可不是一兩年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也沒漲多少。怎么偏偏今年升高了?這就說明,這次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不是美聯儲。想想拜登為什么甩鍋給美聯儲?混淆視聽而已。
美國長期濫用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多年造成了美國低通脹率的人為繁榮。大量的以美國為消費市場和投資市場的經濟體,出口商品和服務后,收到貶值的美元,再投資美國的資本市場。資本回流導致美元匯率無比堅挺,大量的質優價廉的商品涌入美國后,通貨膨脹率自然高不起來。
現在是一個什么局面?其他國家飽受物價上漲之苦,已經幾乎沒法生產供應廉價商品給美國了。海運價格也已經漲到天價了,美國人享受質優價廉的消費品的時代也許已經結束了。
王衍行
芬克所言的實質,是在描繪一個真實的、失去神話的美聯儲,即,美聯儲對抗通脹難以一柱擎天。既然美聯儲現在沒工具對付通脹,那么,美聯儲必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結果,只能是“作壁上觀”了。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創始人與CEO拉里·芬克表示:“來自全球供應鏈受到的阻礙以及對能源轉型的要求或將繼續推高全球通脹;而美聯儲并沒有能夠解決供應問題的工具,且如果美聯儲行動過度,美國經濟將面臨衰退?!狈铱肆硪粋€重要的潛臺詞是,美聯儲“做糖不甜做醋酸”,即,美聯儲管不了通脹,但可以制造“美國經濟的衰退”,制造的方法是“美聯儲行動過度”。
兩次極為珍貴的“金玉良言”。作為管理著近10萬億美元的資產的貝萊德的創始人,芬克被譽為“華爾街教父”。芬克至少有兩次先知先覺般的精準預測:一是很早預測到了美國的“高通脹”,早在去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再表示通脹是“暫時的”時候,芬克就表示反對,他不認為美國通脹的上升是暫時的,通脹比預期更嚴重,美聯儲將不得不對更高的通脹數據做出反應。二是預測到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終結,今年三月,芬克在致投資者的信中警告稱,俄烏沖突將重塑世界經濟,促使企業撤出全球供應鏈,從而進一步推高通脹,他在信中稱“俄烏沖突結束了我們在過去三十年中所經歷的全球化?!敝档靡惶岬氖牵鳛橐幻顿Y人,如果當時聽懂了芬克的話,那么,投資業績止損30%還是有可能的。
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即披露ESG信息可能是個“花瓶”般裝飾物,抑或“偽命題”。芬克表示,今年有更多公司自愿披露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信息,貝萊德不想成為“環保警察”。今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主動提供了更多關于其碳排放的信息,但貝萊德不支持關于氣候政策的規范性股東決議,他認為進行以適應氣候變化的投資是客戶需要考慮的投資風險,資產管理人不應該負責確保他們的投資組合能為保護地球做出貢獻。芬克稱:”我不想成為環境警察,要求私營部門承擔這樣的角色是錯誤的。”我認為,讓企業承擔“老虎吃天”的天大社會責任,本身就是形式主義“大假空”的泛濫,這種口號式的承諾意義不大。
“華爾街教父”龐大的公司帝國。貝萊德是美國的投資管理公司,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并在全球30個國家中設立了70個辦事處,客戶遍及100個國家。主要業務為針對法人與零售通路提供投資管理、風險管理與財務咨詢服務。旗下知名基金包括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基金、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貝萊德拉丁美洲基金、貝萊德新興歐洲基金、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及貝萊德新能源基金等。其中,貝萊德基金是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總之,廣大的投資者可以關注芬克,畢竟,在世界投資界,像他一樣把問題說明白的人很少。未來,在波譎云詭的投資界,找到風向標的意義非同小可。
托馬斯·鐵蛋
美聯儲的處境如今進入了兩難境地:一來,之前放水太多,通脹居高不下,現在就算開始加息,似乎作用并不大。這是因為有俄烏戰爭和供應鏈危機的疊加因素,導致能源、糧食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加息似乎也沒有壓下來。二來,如果一下子從大放水突然轉變成大幅度加息,股市和投資市場迅速陷入衰退,不管通脹是否能壓下去,就業率肯定有很大的影響。這兩者之前如何平衡,并不好選擇,這也是最近耶倫公開承認之前的工作判斷失誤的原因,如今的美聯儲,確實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