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政策力度已接近2020年,期待復蘇加速
獨步風云
總理在不久前舉行的10萬人大會上表示,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中國的就業、工業生產、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時還大”。因此今年可能需要更大的政策力度去保證經濟平穩運行。
即時沒有爆發疫情,今年的經濟也將非常困難,5.5%的經濟目標應該是30年左右新低。更何況今年奧密克戎疫情嚴峻,各大主要城市相繼停擺,經濟火車頭熄火對經濟運行造成的影響難以想象。
總的來看,當下主要的困難有:房地產行業不振、居民消費低迷、中小微企業生存困境、大型互聯網企業發展困境、資金外流風險、輸入性通脹、債務風險等等。很多困難政策可以解決,很多困難并不是宏觀政策可以解決的。不過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提振信心。如果市場主體沒有信心,不愿投資,徹底躺平,老百姓沒有信心,不愿消費,那穩經濟就成了無源之水。
如何增強市場信心?首先最重要的是防止政策的朝令夕改。政策的不確定性和突然性對市場運行影響很大,打擊了企業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降低稅率,切實減少賦稅。多變與不友好的打壓政策會惡化市場的營商環境,讓國內外的資本心生寒意。真正地減稅降費,讓利于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特別重要,培養和擴大稅基的效果往往會超過竭澤而漁。第三要保障私有產權和知識產權。第四要繼續改革釋放活力,對外繼續開放,吸引外商。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和機遇,是全世界資本孜孜以求的地方,只要愿意,即使再困難,中國的經濟都是可以活起來的。
Resiyne
中金這前半句話說的沒錯,政策力度的確很大,已經接近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給經濟和消費來個急剎車的2020年初期。最近以來,無論是金融貨幣和貸款政策,以及針對互聯網平臺經濟的平臺政策,甚至房地產政策,都有所松動,目的就是為了給中小企業紓困,同時刺激消費。不過經濟的運行并不是一架機器,政策力度加大,也要配合市場環境的因素,才能達到復蘇,并不是有了政策力度就一定能復蘇的。比如如今上海和北京還有很多地區處于封控中,刺激消費的政策對這些地區就是沒用的,因為大家買了東西,也運不到啊。
曾孟萍
確實,三四月對實體經濟,微型企業的沖擊讓我切實的感受到了,筆者說這是比2020經濟形勢更加低迷,讓我感同身受。疫情趨勢去海浪般,一浪接著一浪,群眾的熱情被政策支持和疫情反復重復折磨。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是否能在2022年夏季來臨之際,上海疫情恢復后,帶動國情重新振作,這也是我的期望和希望,讓我重拾奮斗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