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劉鶴: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張國防
自3月份以來,<求是>雜志、財經領導小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詞匯,從自2018年的“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關鍵詞,切換到“先做大蛋糕,再分好蛋糕”、“支持”、“促進”、“推動”、“切實保護產權”、“歡迎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持股比例” 、“適應數字經濟帶來的全方位變革”、“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以及承認“監管能力和制度缺陷……能力和水平不適應”,以“建立定期修法制度”、“誰家孩子誰家抱”、“企業自救主體直至股本清零”、“設立金融穩定保障金”、按勞分配是主體是社會最大公約數但也肯定按要素分配、福利在于兜底不提供躺平不吊高胃口不空頭許諾……
巨大的外部性面前,諸如中美競合博弈,尚可合作與非合作中因循自身內功練就的深厚階段層級潛龍勿用、或躍在淵、龍戰于野的降龍十八掌綜合忽閃;
而疫情帶來的結構性邏輯扭力,生命、生活、經濟、信心、信任、社會系統性穩定和安全等要素組成的復合函數,確實給無限大政府以巨大外部性。
即便是這樣的境況下,金融范疇,時至當下,依然、已然階段性基本完成逆周期調節,債務均衡把持有度,泛金融無序虛假繁榮去偽存真,正本清源資本要素收益率古典定義以及刪繁就簡的疏導亮燈……
FT上有人說這只是穩定市場預期,提振信心。
近四十年的天團話術,回歸計算,足以給出這樣的結論和預計:天團的話術,一般聽起來云深不知處,但是的,未來三五年中,無處不在;三五年節點時再回望,其實的擲地有聲……
FY2017年度春天的話術,其實的“為本”至今這個春天,正好是5年,一個周期;那時候的“以本為骨”,各種“標的”被卷入“斐波那契調整螺旋”,新的債務周期、房地產行業周期、金融周期(信托周期、保險周期、銀行周期、證券周期)、監管周期、私募股權基金周期等。
以18年春天的資管新規為例,驚濤駭浪,翻云覆雨……
當時手頭正在發一支一期10億規模的新經濟私募股權基金,GP/LP及相關協議業已完成,只待春節后報批交割,結果戛然而止,呼啦啦干瞪眼。
不過的,也正因一系列的戛然而止,才創造出了當下的Contract Value Investment Private Capital(CVI PC),穿透周期等外部性的內生因子……
效果不錯,資本要素收益率可觀。
社群最好不能有短板,尤其是均衡角度不能有短板,否則系統性崩潰,一般是持續百年以上的歷經;
而個人,不能盯著短板補短板,而是要找到、釋放、發揮、復變自身長板,做成穿透周期等外部性的內生性因子,繼而樂此不?!?br />
===

張奧平
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的20多年間,平臺經濟公司靠自身不懈努力的發展,使得中國在工業時代較落后的商業地位逐步實現了趕超,同時培養了10億網民,提升了整體的商業效率,解決了大量高端人才就業,擴大了中國經濟的規模,數字經濟相關產業的發展更是離不開平臺經濟的帶動。所以,此前對平臺經濟反壟斷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政策意圖是為了解決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問題,同時使平臺經濟更為長期健康發展。
此次會議指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首先,是對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市場對平臺經濟所產生的認知偏差進行糾偏;其次,表明“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一方面,將穩定已上市的數字產業相關企業的資本價值,避免其市值出現大幅非理性波動,另一方面,將促進更多數字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以及股權市場直接融資發展。
在此前的3月16日金融委專題會議中,也明確提出,“關于平臺經濟治理,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堅持穩中求進,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其中,重點是“提高國際競爭力”,這代表平臺經濟,在實現新的平穩健康發展的前提下,依舊需要高效發展,去參與未來的國際競爭。
王律
數字經濟的出路在去中心化,首先是去平臺化。
在Web2時代,用戶創造的數據價值由平臺(巨頭平臺)所控制,用戶不僅是平臺的消費者,也是生產者,但不是所有者。
在Web3時代,用戶所創造的價值直接歸用所有,不再是被剝奪者,用戶將可以取得自己數據價值的所有權。未來數字經濟時代,人人可以成為平臺,發起交易、充當媒體,生產者就是商家,商家就是消費者,消費者就是生產者,三者之間沒有明確身份區隔,而是同一互動,每個人都參與組織建立和維護并對組織負責,員工也是老板,老板也歸員工管理。
未來數字經濟,網絡可以提供更多元的價值實現方式。去中心化并不是說一切都是純粹沒有中心,而是可以體現價值的多樣性,是數據提供者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參與網絡秩序的建立。這種秩序,無論是自下而上建立,還是自上而下建立,都是平等主體以民主的方式、非行政科層或或者中心散射等樹型結構存在,都不是由少數巨頭來控制。
未來Web3時代不是對現有秩序的顛覆性革命,是升級良性,中心化與去中心化將長期共存。新技術是對現有秩序的穩定和改造而不是破壞更換,是建立更多共識而不是撕裂共識、反對共識,是升級而不是拋棄。建立新秩序是提高效率和抵抗風險而不是為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導致混亂,或降低效率、增加風險。有效的秩序一定是現有勢力所喜歡的秩序。

蘇培科
信息技術的不斷迭代和發展,使得全球數字經濟產業出現了蓬勃發展之勢,尤其在中國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越來越高,有可能會成為未來領跑的重要驅動力。
政策支持數字經濟企業走向資本市場融資發展,有助于推動和加速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各要素的聚集與創新發展。但最關鍵是要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環境,當市場有了投資信心和人氣后,市場自然就會聚合技術、資本、人才和數字經濟產業的高效融合,這比任何產業促進政策更有效,當務之急需要盡快提振中國資本市場信心,讓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讓資本市場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發揮積極作用;其次,要盡快提振企業家的信心,發揮企業家的積極能動性,減少束縛和約束,多一些扶持政策和鼓勵措施,讓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快速恢復活力。

有一說二
好像一直都是支持的呵!

中創投董事長吳俊興
一巴掌打翻在地,再扶起來說可以繼續走。即使是往前走了,但心理還是會有余悸。

閃光的假面
最近各個高層經濟會議對平臺經濟的表態都多了起來,不過,跟一年前呼吁和警示平臺經濟的壟斷風險不同的是,如今對平臺經濟又重新開始鼓勵。這或許是因為疫情背景下經濟下行、消費不振的原因。
不管怎么說,這對于過去一兩年里備受監管打擊的各個平臺型科技公司來講都是一個利好,雖然并沒有什么具體或者實際意義上的措施,但是這或許意味著監管的放松,這一點對于中國一眾科技公司來講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