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大力推進權益類基金發展,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
陳燕
這則《意見》正式確認和凸顯了公募基金作為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市場的主要工具和角色,已是不爭事實。監管在供給側如此不遺余力地推進公募權益類基金的發展,還提出需求端(購買端)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對照行業現狀,從財富管理和大眾理財的視角聊幾點我的理解和感觸:
首先,經過幾年的去杠桿,理財市場已經重新洗牌,公募基金超越銀行理財,成為規模最大的品種,未來更是要在政策加持下一枝獨秀。其中更主要的是權益類基金,投向股票市場,特質是非保本、高波動。這類產品原本只是資管和財富市場的一小類,適合那些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如今它卻成為了“天選之子”,承擔了一個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成為政策意愿上的理財蓄水池,無論是機構資金還是個人資金,無論是直接投資還是間接投資,大部分都會被分流進到這個蓄水池。以后穿透看,人人都是基民。
其次,公募牌照要大開放,發行產品的機構更多了,賣產品的機構更忙了,買產品的人更加眼花繚亂了。新《意見》進一步放開牌照申請,保險資管、銀行理財子、證券子都可以去申請發公募產品。本來如今各家銀行成立的理財子公司,已經逐漸把原本的銀行理財向凈值化理財過渡著,再邁一步就是做實質上的公募基金。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老百姓還是閉著眼睛買,完全不去了解各家機構的能力差異和產品特點,用原來做存款和買固定收益產品的思路,會完全接受不了過程的波動,反反復復體驗被割韭菜的痛。這是我們值得擔憂的。
再者,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有多無奈,多么不情愿,我們也無法否認一個事實,就是未來已來,我們的理財方式已然進入"hard"模式,沒有回頭路可走。《意見》是政策亮劍,另外近些年來的宏觀變化,以及相繼而來的微觀調整都在暗示我們這一切。
昨天兩則消息上熱搜,一是證券市場繼續大跌;二是多家大行下調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連起來看,就是老百姓的錢無處安放。
曾經房子和存款是國人資產的標配,股票和基金是選配。如今才幾年的光景,一切都變了:
房住不炒的定調以及人口紅利的消失,使得靠房子理財養老的路被堵住了,大量的90后00后不婚晚婚,買不起房是事實。
存款利率下降是事實,也是趨勢。近日中工建行已經將2年期、3年期普通定存普遍下調10個基點,農行雖然未調但本來就較低,四大行的定價已然說明了情況。在告別了高速粗放發展的宏觀經濟時代,需要刺激經濟、釋放需求的經濟體中,未來利率預期仍然繼續下降。百姓的錢放在存款里雖然是最安全的,但能否抵抗通脹,是個大問號。
現在政策的基調很明顯,曾經的標配逐漸淪為選配,曾經的選配也會成為事實上的標配。
我們買的銀行理財,主要是投向標準化的證券市場(股票、債券、商品等)。
我們交的養老保險,社保基金也在提高投向證券市場的比重。
我們即將看到上線繳存的個人養老金,也是自主選擇投向一攬子公募基金。
......
標配的背后,是一聲嘆息。因為證券市場天然高波動。A股20多年風風雨雨,牛短熊長,有多少股民基民都是在高峰時慕名而來,在低谷時轉身離開,歷史一次次重演。市場的高波動性讓多少直接參與者顛簸難忍,在上下車之間頻繁切換,坐反方向,本金折損。未來隨著基金市場的競爭和成熟,是否會有所改善呢?
當然,從行業觀察和研究的角度,我們期待的是通過專業機構的打理,在大眾理財領域,提升間接投資者(基金持有人)的投資體驗,合理分散,科學配置,降低波動,讓百姓真正認可和享受基金理財模式。
最后,從個人理財的角度,我想說的是,既然時代讓我們避無可避,就該積極把自己武裝起來,多關注理財市場的動態,多學習一些家庭理財和資產配置理念,別人建議再多都不如自己搞清楚怎么回事,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多一點主動應對和規劃,才能少一點茫然和盲目。
萬幸
無疑,這一意見將會成為一系列影響公募基金行業未來發展格局的重大政策指引。
首先,一定程度上放開主體,讓市場的供給者進一步增加,相當于進一步加強行業內部競爭,最終讓基金的投資者更多地獲益;
另外,允許設立專門子公司,比如養老、投顧等子公司,更是術業有專攻,將一系列重點方向推到更獨立更自主的高度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其次,在產品投資方向上,鼓勵多元,鼓勵多市場,也進一步引導權益產品包括被動指數產品的發展,并且推動實施更長期的考核機制,更有利于與創新驅動之下資本市場形成螺旋向上的融合;
當然,這里面還涉及到不要過度包裝明星基金經理,行業從客戶銷量向保有轉變,不能只重視首發產品,而忽視老產品等,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導向和指引!
整體來說,這個意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對行業最終實現開源節流,持續穩定地為投資者實現保值增值的財富管理目標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和鋪墊,不妨拭目以待。
引領Manuel
國家隊托市,短期內也不一定被市場所接納,市場表現也并一定馬上回暖
假逍遙
從概念上來講,權益類基金通常指的是基金資產主要投資于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的基金,常見的權益類基金有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而大部分普通投資者所喜歡投資的基金,大多屬于權益類基金。不過,縱然證監會開始發文件要促進權益類基金的發展,這對于基金公司來講是個利好,但我們普通投資者投資這類基金還是要謹慎,這類基金的風險還是比較大,今年一季度公募權益類產品在季度考中的成績就不盡如人意,想必有很多基民正在吐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