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游戲版號時隔8個月重啟核發
楊波
1、版號正常發放,穩定市場預期,抓大放小,救急不救富,游戲行業不會走教培行業的老路。
2、國內版號審批趨向嚴格,換皮游戲等過審將更加困難,版號無疑變成一種稀缺資源。
3、兩條腿走路,出海依然是大勢所趨。此前,不少游戲公司就選擇了出海自救,主動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等市場,已經成為中國游戲出海的重要目的地,即使現在版號重發,這個出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反而還會加快,因為版號愈發稀缺,國內市場的錢越來越不好賺。
4、在版號稀缺、鼓勵創意精品游戲的大背景下,游戲行業將繼續洗牌,第一批沒有拿到版號的騰訊、網易兩大巨頭反而是最大受益者。
5、中國的網絡游戲的出海,未來能否最終變成韓娛、日漫那樣的全球性文化潮流,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標志性產品,國內游戲公司能否出現更多的類似《原神》這樣的原創IP,既需要從業者的努力,也需要監管者的寬容與鼓勵,給游戲行業一個穩定的市場預期,給從業者解除后顧之憂。
Zey
對游戲產業的行政管控,已經反復仰臥起坐很多次了。重啟或者停止版號發放,永遠不要斷言是最后一次。需要它的時候,它是有增長前景、能拉動經濟和就業的行業;不需要它的時候,又會變成精神鴉片、電子海洛因。
去年停發版號的5個月期間,中國有1.4萬家游戲公司注銷。到目前,版號已經停發9個月,重啟肯定是好事,但后續怎么樣,沒人知道。比如下一批是什么時候發,是馬上還是要間隔幾個月的時間?這次重啟發放是不是和疫情有關系?這次沒給騰訊網易B站字節發版號,下一批有沒有?不知道。
游戲產業是前置成本,資金、資源和熱情投入,全靠預期撐著。長周期的停止審批導致行業宕機,對從業者的投入、熱情、信念都是嚴重的打擊。本來產品的市場風險已經很大,政策朝令夕改,又讓這個行業的不確定性變得非常明確。
顧小柯
自去年以來,反壟斷、雙減和游戲版號的控制,成為了互聯網行業頭上的三座監管大山,而從今年年初開始的“今年不會再發游戲版號”也讓騰訊和網易的股價一跌再跌。游戲大戶騰訊自然是最著急的,去年最后3個月,騰訊本土市場游戲收入同比僅增長1%,而這也拖垮了騰訊去年的業績表現:騰訊2021財年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至1442億元人民幣,為2004年上市以來的最低增速。因而,如今游戲版號的重發,對于騰訊和網易來講,也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