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警惕學區房炒作卷土重來,降低市場虛火
蘭香
官媒的文章所宣揚或批評的方面,很多時候可能要反著來看才是真正的“正解”,譬如經濟日報的這篇評論,我認為一定程度上就預示著學區房炒作卷土重來是必然會或者已經在發生的,只是炒作的程度不會像以前那么嚴重了。
還是來看教育部的最新通知,可以看出“就近入學”是學區房劃分的大方向,學校劃片招生,學生免試就近入學是大原則。這實際上還是強調學校不能通過成績掐尖,也是為學生和家長減負,與去年的“雙減”政策并不違背。那么還要不要“多校劃片”?“多校劃片”與“就近入學”應如何界定各自的范圍?文件的解答是:教育資源均衡的地方,堅持“就近入學”的方針,穩定大家對學區房的預期;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推行“多校劃片”,將熱點學校打散,均衡地劃入相應的片區。就以已經施行“多校劃片”的北京市西城區來看,之前學區房屢現天價,明顯是教育資源不夠均衡。可以預期的是,未來那些優質學區扎堆的地方,有可能都會推行多校劃片,如果買這些地方的學區房就要有相應的心理準備。
此外,通知還強調,學區政策不會大起大落,會保持穩定性,變更時會提前宣傳和溝通。也就是說已經買了學區房和近期有購買學區剛需的家長不用再誠惶誠恐,因為接下來學區房政策會以“穩”為主。預期穩了,學區房市場的回暖也就變得順理成章,至于會回暖到多熱的程度,就不僅僅是學區房政策可以決定的了。
東木
學區房炒作的源頭本不是炒作的事,而先有學區房,后才有的炒作。學區房背后的利益關系盤根錯節:從地產開發商到擁有學區房的業主。“冰凍三尺覺非一日之寒”,從觀念到實際,學區房依然是“香餑餑”,一旦房地產政策有所松動,人們就會因為利好而自然傾向于學區房。
實際上,對于因為學區和教學資源引發的學區房炒作,國家一直在努力推行抑制炒作的政策,比如教育部出臺“多校劃片”政策,各地教育部門采取了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等措施,盡可能地確保各片區的教育資源平衡。現在,隨著房地產有一些回暖跡象,家長們要警惕,不要落入房地產公司的“學區房”炒作陷阱。
最后,回歸教育公平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真要教育公平,就做到機會公平。和房地產脫鉤,學校以才錄取,有才你就來。
王平安
小地方,這樣描述一下最早時候我們那里的教育資源,背景是發展工業,人員遷徙。最早建4個小區一個小區一所小學,兩個小區一所中學,為了讓孩子上學方便,父母上班安心。現在小區一座座再也沒有一所小學建成,沒人會管你離得多遠能不能入學。以前是以人為本,現在是利益當先。建一所小學都快夠的上半個小區了,賺的能有賣房多。
難得糊涂
又要就近入學,又要教育公平;又要遏制經濟下行壓力,又要房住不炒。“想做”和“不得不做”之間,總有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