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票房虧損上億,博納影業IPO或“雪上加霜”
2022-04-07 23:00
小號
默認
大號
4月6日晚,果麥文化發布公告稱《四海》預計虧損700萬元至900萬元。根據果麥文化對《四海》5%的投資額粗略估算,《四海》電影預計虧損可能超過1.40億元。除了果麥文化外,《四海》電影的出品方還包括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博納影業的全資子公司新疆博納潤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博納影業同時還是上海亭東的股東,對其持有11.25%的股權。這也意味著,此次博納影業作為電影《四海》的主要投資方,損失或許更高。這對于博納影業的IPO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 相關閱讀(華爾街見聞)
46

財寶
作為一個觀眾,《四海》的虧損意料之內,這部電影里韓寒的自我表達和個人風格濃厚,然而這些支撐不起一部好電影,或者說足以有票房號召力的電影。
其實從陣容上看,“韓寒+沈騰+劉昊然”的配置很有票房號召力。記得大年初一當天,《四海》一度位列春節檔票房第二,僅次于《水門橋》。但隨之而來的,就在當天下午就開始觀眾對“四海難看”鋪天蓋地的吐槽,緊接著豆瓣開分5.6分,是韓寒四部電影作品中分數最低的。很快《四海》票房隨著口碑一起滑落。
的確,僅憑幽默和段子拼湊的電影觀眾是不會買賬的,第一次看《后會無期》就有看小品段子合輯的感覺,當時還覺得新鮮,現在依然如此,大家當然不買賬。再加上網上對女主因負面而抵制的消息等也讓票房雪上加霜。
拍電影不易,投資電影也不易,主投方博納本來以為穩贏,但敵不過市場口碑。國內觀眾愈發理性,唯有真正的好電影才能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