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接班的“企二代”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受邀參加一位朋友的私人晚宴。席間還有八位企二代,都是清一色的80、90后。吳曉波吃驚地發現,這些二代們要么在金融機構,要么獨立創業,“居然沒有一位在父親的公司里就職。” | 相關閱讀(半熟財經)
高格析
讀來是有點感傷,但轉念一想,也不是壞事。
創業難,守業更難。人這一生,可能性無窮多。含著金鑰匙,不一定掌握點石成金的神器。那些創一代們,絕大部分是白手起家的,極少有繼承家業的。
富不過三代,這是社會發展的大數法則。羅斯柴爾德式的家族財富傳承只是例外,而且是小概率事件。
追求這種小概率事件,本身就是強人所難嘛。
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怎么可能總是那幾個家族里打轉兒呢?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個正常的社會發展,應該是英雄不問出處,誰有能力誰來干老總。聘請職業經理人打理,不也是很好嗎。實在不行,把家產一賣,投身慈善事業也是一個可以理解的選擇。總比家業敗在手里強。
不知哪位賢人說過,掙錢難,但是你掙了一大筆錢的時候,守住這一大筆錢需要耗費十倍的精力和智慧。這也許就是買彩票中大獎而不能實現財務自由的原因吧。
市場經濟,就是個效率經濟。誰擅長經營,誰取得勝利。讓不擅長經營的人來管理企業,是趕鴨子上架。
東木
如果上網搜“企二代接班”,會發現太多的教程,教你如何完成二代傳承。二代傳承課程熱說明一個問題,太多的企業到了二代傳承的時候。文中的案例很典型,對二代接班難分析得很透了,在此基礎上我再談點別的。
企二代接班說的是民營企業。從計劃到市場,改革開放40年創一代企業家摸著石頭過河,活下來的,算是比較成功的。創一代的成功是真正的創業,從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摸爬滾打,也有市場先行者的紅利等等,不過好多傳統企業看上去掙了錢,但還談不上真正的現代企業管理。那么問題來了,二代接班,接的是什么?二代能力該是比較強,上名校,出國深造等等培養,可是和老一輩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形成的系統,能有合適的接口嗎?時代不同了,商業模式、管理模式、經營理念都有了很大不同,新勢力們幾個風投之下就是一個新的帝國,在這樣的氛圍下,而過去的成功企業在新的政策營商環境下又處在轉型升級不可確定的諸多關口,那么二代接得住嗎?看上去很美的現實確是難以承受之重,這難免讓一些二代們望而生畏。
在我看來,二代接班也好,不接也罷,這都是時代下企業發展的應有選擇。而從這些探討中我們會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企業,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企業,也能夠更好的認識一個企業基業長青該需要什么樣的接班者。關于企業的接班,絕不僅僅是血緣接班那么簡單,企業自有企業的規則和前途命運。
瓦爾登山
什么之于繼承財富啦、什么富不過三代啦、什么擅長管理與否…編造一些看似合理的原因沒有意義。簡單的一句就是,國內變化過快,引領企業轉型不如創業找新的機會容易。
引領Manuel
目前“企二代"與企業創世人正處在一種膠著狀態,我們知道大中華區中內地多數是以制造業和房地產為主的實業存在,眾所周知實業的平均利潤率比較低,而房地產的暴利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現在民營家族企業似乎迎來了最為嚴酷的挑戰下,企二代們并沒有說好準備,家族企業將面臨著空前的風險。中國內地的家族通常不會也無法采用正常的繼承方式方法。研究表明,有70%的家族財富資產到第二代便已流失,有90%的家族財富資產資產到了第三代便已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