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去年凈利同比增69.5%,擬最高總額100億港元回購股份
埃柏克
當前無論是美股還是港股整體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估值被嚴重低估了。有分析說是中美競爭態勢下的市場預期反應也有分析認為這是互聯網流量發展模式的終結,相比原來的流量為王現在市場更信奉硬核技術。小米顯然不是硬科技公司,更多是一家好產品和好生態公司,所以市場預期也就沒那么好。今日小米港股雖然上漲但目前的價格還是在發行價以下。年輕人的第一只股票買的還是比較符合大家對股市的那句萬年警句,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過這個時候小米回購也算是信心和良心選擇。未來年輕人的這第一只股票可能更多要寄希望于大勢以及小米汽車的表現了!雷布斯不是喬布斯,靠小米股票實現財務自由本來也不現實,倒不如就索性秉承米粉的情懷,算是為國貨出力了。
楊波
3月22日晚,小米集團披露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的數據不再贅述,本文試圖從高端化的角度,結合財報披露的數據,談一談小米手機想要跟蘋果、華為兩強競爭的現實困境。
“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長期的戰略定力和持續地投入”,虎年剛剛開工,雷軍就迫不及待地召集高管及員工開會,強調小米手機的高端化戰略絕不動搖,顯然雷軍對于過去兩年小米在高端市場的成果并不滿意,又給小米團隊設定了“三年內拿下國產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新目標。
對于小米手機高端化的難點,此前已經有一番詳細論述,主要是從品牌定位角度,小米的“高性價比”標簽,讓雷軍提出“向蘋果對標”的高端化戰略,與小米產品自身的品牌定位與打法,均存在著巨大的反差。
而體現在財報之中,就具體的多。在這份最新財報中,小米通篇不提2021年的主力機型小米11系列,原因很簡單,這個系列被米粉罵慘了,連雷軍都在去年底的發布會上出來道歉,在財報中自然不愿意再揭一次小米11的傷疤,而是通篇都是小米12的創新點,整體風格可以看看小米財報的前幾頁,基本上就是一個手機廣告。
事實上,小米2020年的財報,就有這種很明顯的做廣告嫌疑,但是財報是給投資人看的,不是給消費者看的,投資人想要看到和希望看到的,不是小米產品如何如何牛,而是應該給出產品的護城河和核心競爭力,但是很遺憾,在小米的這份財報中看不到。
現在的蘋果、華為乃至于海外的三星,其核心競爭力無外乎研發、品牌、用戶口碑,而小米給出的都是Canalys的市占率,對于一個志在高端市場的品牌,越是計較市占率,越是會投鼠忌器,很容易左右互搏,比如小米與紅米兩個品牌就是這種情況,在2500元至3500元的價位區間,就是很明顯的左右互搏。
財報數據也列舉了小米高端化的諸多成績,包括2021年定價在人民幣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2,400萬臺,遠超2020年全年約1,000萬臺的水平;高端智能手機占比由2020年的約7%,增長至2021年的約13%;手機的平均售價(ASP)提升至每部1,097.5元,相較于2020年的1,039.8元增加5.6%。
但是細究下來,小米給出的3000元是高端化的起點,與現實中5000元是高端化的起點,中間就差了兩千元,蘋果iPhone的主流產品定價都在5000元以上,何時小米敢把5000元以上產品的占比在財報中公布,相信屆時小米的高端化就已經有明顯成績了,現在還有點早。
事實上,現在三千元至五千元這個蘋果iPhone之外“高端市場”,正是國產安卓品牌主打的價位區間,說是刺刀見紅的高度內卷一點都不為過,小米12能否突出重圍,還得再看看。
小米習慣于用打折促銷的方式來提升產品銷量,反映在財報中,2021年內利潤由2020年同期的203.1億元跌至192.8億元,同比下滑5.1%,其中,智能手機的毛利率由2020年第四季度的10.5%降至2021年第四季度的10.1%,其主要原因就是去年雙11期間的促銷所致。
接下來的618,小米當然又要開始小米12的降價促銷了,這是消費者和行業都早已習慣了三板斧了。
從凈利潤來說,2021年小米經調整凈利潤達到220億元,同比增長69.5%,但這個高達七成的增幅并不是產品競爭力提升所致,而是其他收入財務調節后的結果。
最后,就是老調重彈的小米手機廣告“無孔不入”的老問題,這也是小米一直不被高端消費者所喜的重要原因,答案就隱藏在財報里。
財報數據顯示,小米2021年的近四成毛利都來自互聯網收入,主要是廣告及金融業務,全年的毛利高達215億元,占小米全年毛利582億元的37%,這塊業務的利潤率高達76.1%,創下歷史新高。
財報中的原話:2021年,我們的廣告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81億元,同比增速高達42.3%,占比5.5%,主要得益于用戶規模的持續擴大、高端手機占比提升以及商業化能力的增強。2021年第四季度,廣告收入達到人民幣49億元,同比增長34.0%,主要得益于全球預裝收入及海外收入的增長,此外效果及品牌廣告收入在行業承壓環境下仍穩健增長。
很明顯,廣告收入的一本萬利,決定了小米不可能根本性解決這一問題,這也讓小米在高端市場的口碑很難達到蘋果、三星、華為等廠商的高度。
對于志在高端的雷軍來說,敢于自我革命,舍棄互聯網廣告這一塊極高利潤的利潤,代之以會員收費模式嗎?
所以,小米高端化的磕磕碰碰,雷軍的高端化夢想與小米產品的現實嚴重脫節,真的不怪產品經理,他們也是背鍋俠。比如,已經跟手機團隊合并的MIUI團隊,敢對廣告真正動刀嗎?除非他們想靈活就業了。
獨步風云
小米2021年財報表現不俗,全年凈利潤增長69%,但股價依然低迷。小米上市以來一共進行了41次回購,回購股份總數接近4億股,分析認為,小米高層希望用股價回購策略,更好反映公司的實際價值,從而提振股價。
小米股價低迷的原因主要在于小米手機國內銷量增長停滯,在國產四大品牌中,小米市場占有率最低,已被其他品牌甩在后面,反倒是海外市場做得風生水起。2021年,小米的銷量為1.9億臺,排名全球第三。在中國市場只有5000萬臺,在海外市場高達1.4億臺,海外市場銷量占比高達73%。
國內智能手機發展遭遇瓶頸之后,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雷軍瞄準了火熱的新能源賽道。雷軍有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雷軍本人現在就親自實踐了一把。雷軍稱,小米汽車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在群雄逐鹿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小米汽車能否順利殺出重圍,又能獲得多少市場份額值得關注。不過沒有意外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又將迎來重新的洗牌,屆時肯定又將是一地雞毛。
Jocelyon
股票回購在證券市場上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動作,這樣大規模買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來改變資本結構,一般來講股價也相應地會上升。這也是股價表現不佳的公司來提振股價的一個比較直接的方式。對于中概股來講,近一段時期內的暴跌之后,股價已經到達了一個低位,因而能看到阿里和小米紛紛都推出了巨額股票回購計劃,而就在前段時間,股價也不太樂觀的順豐,剛剛搞過股票回購。這在穩定股價的同時,也可以向市場發出積極信號。
江瀚視野
這次小米的財報,讓人最大的感覺是不容易,我們到底該怎么分析判斷小米的財報和未來呢?
首先,真金白銀的業績才是資本市場最看重的東西。之前我們就反復在說,對于當前的資本市場來說,資本市場其實完全不相信眼淚,也不相信故事,唯一相信的只有真金白銀的業績,所以我們看到從今年年初開始,各大科技股只要能拿出不錯的業績表現資本市場,都會給不錯的反饋,但是一旦業績不行,無論你的故事說的多么天花亂墜,最終資本市場的表現都會非常糟糕,這可以說已經成為了當前資本市場的一個主要趨勢,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小米能夠拿出這么好的一個利潤表現無疑真正能夠給資本市場以信心。
其次,我們再來看當前小米的整體智能手機的發展,實際上是相當不錯的,小米的智能手機,作為其的核心業務,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全面的智能手機的優勢,特別在海外市場,小米已經形成了智能手機的連續優勢,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全球出貨量超過2,400萬臺,這無疑是小米高端化的一個重要體現,智能手機作為小米的主要業務條線,可以說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
第三,從長期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小米的生態體系實際上已經逐漸形成,無論是小米現階段的發展還是它之后的造車業務,其實都是依托小米的生態鏈不斷向后推進的過程,這對于小米來說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發展方向,我們可以說小米的生態體系已經構建起了主要的市場優勢。
第四,小米這次非常重要的一個點,這就是軟性業務,什么叫軟性業務呢?我們看到小米的用戶規模擴張非常明確,而且互聯網商業化能力不斷增強,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收入達到了282億,這一點無疑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知道蘋果這些年之所以能有這么好的發展,就是其在自身業務發展的過程中借助自己的互聯網化業務,獲得了極強的市場護城河,而小米無疑也在構建屬于自己的護城河,這可能是小米當前最大的一個亮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