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收盤:中概股指數重挫逾11%
Zey
騰訊3月14日的交易席位圖挺有代表性的,十大凈賣出的經紀商分別是瑞銀、JP摩根、美林、中信里昂、高盛、花旗環球、瑞信、摩根士丹利、極訊亞太、麥格理。一眼看過去,外資席位一個賣的比一個兇,外資正在不計成本的拋售中國公司。而買入方面,基本都是中資,在拼命抄底騰訊,主力是滬港通和深港通。
投資者現在已經不再哀嚎“驚魂一夜”了,一夜之后又一夜,市場信心正在跌入谷底。梅花創投創始人吳世春感慨“從業創投市場十年,本想好好做點小買賣,天天被拉著見證歷史......就很離譜。”
在過去的一年里,美股和港股的中文互聯網企業們,股價跌幅幾乎都在50%以上,拼多多、快手、貝殼、嗶哩嗶哩等公司的跌幅甚至超過了80%。曾經,中概股為美港兩地資本市場營造著美妙的金錢幻影,許多公司股價甚至創造過百倍漲幅,為投資者帶去了一個又一個的造富神話。如今神話終結,只剩下股價80美元的阿里、8美元的貝殼、1.7美元的滴滴。
暴跌的股價,并不代表著這些公司的“經營基本面”發生了斷崖下滑,相反,大部分中概股公司在過去幾年幾乎都保持了業績的增長,一些曾經連年虧損的巨頭甚至首次學會了掙錢,例如拼多多,2021年第二、三季度首次實現并連續保持盈利。阿里巴巴已經跌回了八年前,目前股價不及2014年美股上市首日的開盤價。然而,八年過去,阿里巴巴的營收翻了10倍以上,GMV翻了4倍以上,活躍用戶數翻了5倍。
引領Manuel
# 中概股集體暴跌#
長久以來亞太市場和部分英美華人機構有一些人,在利用中國經濟的崛起來賺錢。主要是這幾個方式,投行雇傭的關系戶的中國企業,財務顧問到上市包裝,私募股權方式入股,對沖基金抬轎操作,企業老板自己雇傭團隊或者與機構合作進行資產轉移和資產炒作。這里面專門做中概炒作的因為資金占用和盈利問題,會借用很多杠桿,因為跟企業直接或者間接有聯系,所以往往一開始非常精準,收益都很好,這樣一來基金賺錢、企業老板賺錢、PE股權基金賺錢、投資銀行賺錢,形成了一整條產業鏈。這條產業鏈依靠的不是企業的實際合法經營,靠的是層層的資本分包運作,[]而買辦資本(我個人歷史原因最痛恨之群體,其中有一家四口人在海外全部死掉有一個問題,就是一他們的家族普遍沒有骨氣和一絲道德原則,二總想忽悠著投資人兜底最后是全民買單自己卻夾躲在兩頭偷偷數錢,三之前的成功商業經驗光環掩蓋了經營混亂和資本運作的一系列業余和不成熟,四買辦們亂混圈子酒池肉林總幻想用資本聚成所謂的圈子去集體綁架權力而不是精心踏實做好企業。這樣一來,只要是有任何生態環境的不利,就會遭遇重挫,然后自亂陣腳。就是說,這些企業家和每天應該常駐戰場陣地的投資機構,被呵護的太好了,成了溫室里的花朵,但是自己還在虛假膨脹在人生巔峰的空中樓閣中不能自拔。往往這時候,就是最能體現真正的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水平,企業家水平和企業團隊的專業能力的時候了。
國人有個特點很易被利用,除非危險到自己頭上不會一致對外,熱衷于窩里斗。占小便宜互割韭菜、穿小鞋、雇水軍虛張聲勢虛假繁榮、詆毀誹謗再辟謠、不擇手段搶資源、互相拆臺最終一窩子都被降維打擊,我個人認為本質是沒有良好公平生態環境,小算計、小利益、小圈子、小生態,永遠有市場并且大行其道,互相傳染效仿以惡抵善,再打造慈善的虛假人設。得靠依法治國和社會氛圍,還得防范結構調整被利用,國人太聰明,讓創造價值的出來…時間是最好的證明,說到底還得感謝上次遇到的那幾只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