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跌,雪球產品“背鍋”?真相并非如此
蘭香
雪球產品,全稱“雪球型自動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憑證”,是券商發行的金融衍生品,往往掛鉤個股或指數,其中以中證500指數居多。雪球的收益結構更像是賣出認沽期權,參與的投資者在一定范圍內不承擔指數或個股下跌的風險,但跌出一定邊界后投資者需要承擔下跌的全部風險。
以傳統雪球產品為例,金融機構向投資者支付一定的收益(類似于“年化利息”),投資者卻要為金融機構兜底市場下跌的風險:只要雪球產品掛鉤的指數或者個股,下跌到雙方約定的某個下限(即發生“敲入事件”),同時沒有在雙方約定的時點反彈到上限(即發生“敲出事件”),那么投資者就要承擔金融機構在這段時間內的虧損。
去年8月份,監管部門就強化了雪球產品的投資者準入及適當性管理,如建立交易對手白名單準入制度;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并對銷售行為管控,嚴禁使用“保本”、“穩賺”等詞匯誘導投資者購買或片面強調收益等。
雪球對投資者的影響可能還好理解,但對市場的影響則不那么直觀了,主要是沒有人有全市場的數據,也就是沒有人知道雪球在不同點位的規模以及實際每個交易臺的對沖方法,那么也就無從建立雪球產品相關的對沖操作與股指漲跌之間的線性關系。所以與其糾結于雪球產品對股指的“助跌效應”有多大,還不如研究一些更實在的問題。尤其是港股其實一直都有自己的問題:貨幣政策受制于美國,經濟增長則受制于內地,這樣一個缺乏獨立性的市場在當前波詭云譎的國際形勢中就更顯脆弱。對于海外資金來說,港股只是他們的次要選擇,現在連美股都風雨飄搖,港股只能先拋為敬了。但如果我們站在價值投資角度,只看公司的內生增長,一些港股公司在當下有非常好的基本面,可惜都被一股腦“錯殺”了。
萬幸
被人詬病的“雪球”結構產品,究竟是蜜糖還是砒霜?
其實現行的主流“雪球”產品主要是掛鉤中證500指數的產品,既沒放杠桿,也不是掛鉤的主題型或行業性的指數,和accumulator(帶杠桿的一種股票衍生品)非常不一樣?,F行的雪球產品的核心的風險,說白了就是本金發生和跟蹤指數標的同等虧損的可能性。
而這種可能性,我并不把它界定成風險本身,就如同巴菲特所說的那樣,“真正的風險是本金永久性損失的可能性”,在我看來,掛鉤中證500的雪球,哪怕出現了敲入到期都未敲出的情況(雪球產品四種情況最差的一種)也不是本金的永久性損失,即這可能只是一種“短期”波動而已,而波動恰恰就是投資者想要獲取的產品收益的副產物。
所以,詬病or擁護,蜜糖or砒霜,并沒有那么絕對。對投資者來說,不要跟風,不要人云亦云,做好自己的資金分配,了解產品的自身特點,完成兩者的匹配,最后讓時間來給予我們答案,我想最后的結果一定是綻放的玫瑰。
引領Manuel
外資有自己的算盤,想跑了,再低位接盤,中資有各種自己的想法,想托一下,但本質都是利,跑的為了止損再獲利,進的為了降成本凈值好看,融資信用便利。我們做什么工作呢?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