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部長劉昆:適當確定赤字率,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張學峰
加稅或國債解決財政赤字:哪種更好?
只要納稅人的投資回報率高于政府公債利息,最優的國策是:少征稅,把錢留給老百姓去投資創業,藏富于民,政府盡量用公債來補充財政赤字。
相反,如果公債利息高于民間投資回報率,那么靠赤字負債發展就是下策,此時應該加稅。同時,如果政府的投資回報低于民間投資回報,政府就既不應該借債發展,也不應該加稅,而是要減稅和退稅。
在現實中,政府公債利息可能會不斷波動,民間投資回報也會時高時低。如果是這樣,那么,只有在民間投資回報與國債利率之差更大的時候,“發國債同時又減稅”的國策才最優。
什么時候要開始逆轉靠赤字發展的國策呢?一旦民間投資回報率相對公債利率太低,就是放棄赤字的時候。
鐘正生
2022年基建投資穩增長的必要性上升。由于重大項目開工時間早于往年、2021年四季度發行的1.2萬億新增專項債券有待使用,加之一季度基建投資占全年比例只有13%-15%左右,因此同比彈性大,可以對2022年一季度基建投資增速高看一眼。但對全年基建投資增速判斷,相比于當前市場主流觀點,我們相對謹慎一些。
目前已有10余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2022年重大項目的年度計劃投資額,合計同比低于2021年,“缺項目”仍難解;財政兩本賬對基建的支持此消彼長,加之要繼續壓縮基建項目的應付款,“缺資金”仍存在。我們維持年報中2022年基建投資同比4%的判斷。
基建穩增長訴求上升。歷史數據顯示,當房地產投資和出口這兩大增長動能的增速明顯回落時,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發揮著托底作用。2022年兩者都面臨著放緩壓力,基建投資穩增長的必要性明顯上升,這也是高層多次指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各地元旦后就陸續公布2022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原因。
不宜高估資金改善。一是,基建投資資金來源中的國家預算資金,主要是一般公共財政和政府性基金投向基建領域的資金,兩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2022年預計增量在2800億左右。二是,從資金來源去推算基建投資增速,容易忽略應付賬款對基建投資的拖累,我們預計2022年應付賬款對基建投資的拖累,可能在4000億-5000億。三是,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2022年城投反腐力度或將加大,地方政府為基建項目融資的意愿和能力,可能都難以有明顯改觀,配套融資難仍是2022年基建投資面臨的緊約束。
缺項目仍難解。一是,不宜高估重大項目作用。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河北等11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2022年重大項目的當年投資額,廣西公布了第一批重大項目的當年投資額,預計同比增長9.1%,低于2021年公布重大項目當年投資完成額的18個省市自治區的合計同比13.1%。二是,2022年起對專項債項目執行情況實施穿透式監管,將提高專項債對接項目的要求,這讓滿足專項債收益自求平衡的項目更稀缺。三是,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城市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已納入到基建投資里,5G基建屬于官方口徑基建但2021年占比只有1%,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更偏制造業和服務業,新基建對基建投資的整體影響有限。
價格因素對基建名義同比的貢獻比2021年低3.2個百分點。利用PPI同比和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同比的相關性,估算得2021年和2022年固投價格指數同比分別為7.8%、4.6%,PPI同比回落將拖累基建同比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