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私募實控人確認離世,警方介入調查
溫和的強硬派
關于昨天環懿私募基金實控人離世的消息,震驚了整個投資和財富管理圈,雖然現在官方并無消息,但各種消息把矛頭指向了投資者對管理人的各種壓力。事實上,管理人和投資者之間的熱情與爭端,并不是一個新課題,從早年坊間傳聞公募一姐奔私后由于業績不佳被人威脅,到去年公募一哥張坤從大明星到質疑學歷,投資者的情緒總是在一個高潮的極端向另一個極端去過渡。就像前年諾安基金的蔡嵩松異常誠懇所講的一樣,不要在好的時候喊我蔡總,也不要在業績回落的叫我蔡狗。
對于這個話題,公募基金經理由于他的公眾屬性,遭遇網暴的概率更高,但公開性也保證了很多信息被嚴格管理了起來,而私募基金更不公開的投資者關系,表面上看是風平浪靜,但私下卻背負了更沉的壓力,環懿這次的事件可能就是私募基金投資者壓力下的冰山一角。從這個角度看,我更希望私募基金行業能夠在監管的驅動下,有限度的開放信息披露機制,并形成標準化措施,這樣不僅僅是對行業的規范,也是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一種保護。陽光才是對抗黑暗最好的武器!
至于有人講,這次環懿的壓力和私募證券基金持倉集中導致多殺多有關,但事實上,環懿的業績相比于私募多頭整體還是公募基金,都表現不差。而私募基金最大的特征就是靈活性,如果私募基金經理只能跟著其他私募基金亦步亦趨,最終陷入抱團的態勢而無法自拔,那么私募基金最大的價值也就沒有了。
蘭香
斯人已逝,惟愿安息。
這兩年迅速發展壯大的私募基金進入多事之秋,而高杉的猝然離世可能意味著一個分水嶺。無獨有偶,2月7日,知名私募基金善淵投資向投資人發出告知函,稱其管理的產品“理型1號私募基金”觸及止損線,公司將按照合同進行風險止損操作。另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目前,市場上合計有432只私募產品凈值低于0.7元,即已低于傳統的私募產品清盤線。
也是在昨天,知名私募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發文稱,今年以來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利率明顯上升,中國的利率明顯下行,國內的流動性環境,其實是更優的,但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北向總體平穩,外資參與度較高的A股資產,上證50和滬深300,表現相對較強;而國內機構參與度較高的創業板和硬科技,大幅下跌。“這應該是證券私募基金規模的大幅擴張的結果。”
她指出,國內的證券私募基金,超過80%的規模是一種奇怪的形式:策略是簡單的股票多頭,不使用對沖手段,不在資產類別上分散;持倉大多在行業和風格上集中,尤其集中于前期表現突出的熱門板塊;但卻有著絕對收益的要求和止損線的約束;雖然波動性和集中度跟公募類似,但因為客戶壓力和止損線的客觀約束,承受波動的能力遠小于公募和散戶。
這就使得,當市場出現波動,尤其私募基金持倉比例較高的前期熱門行業出現較大下跌的時候,私募基金因為高倉位和高集中度,凈值往往快速下跌,往往只能減倉止損,驅動市場的進一步的下跌。有止損線的純多頭基金,其實也是一種杠桿。同時存在類似杠桿的向上和向下的正反饋效用。而在2020年底,私募證券基金的規模僅3萬多億,但到2021年底,私募證券基金的規模已經上升到超過6萬億。這類資金在市場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加劇了整個市場的脆弱性,尤其國內機構持倉占比更高的品類,越發脆弱。近期市場的表現,就是這種脆弱性的表現。
她的分析,呈現了高杉離世的重要背景,也意味著這一輪市場調整仍未結束。對此,投資者都要有心理準備。
引領Manuel
這些人和基金前幾年活躍在各個場合,現在能看到的有限了,還會有新的一批的~原因再簡單不過了:盈利能力本身就是稀缺資源,長期盈利能力更稀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