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行業分類整治將進入新階段
陳燕
平時媒體報道較多的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特指證券投資類基金產品,即底層資產為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和債券的基金。實際上國內私募基金除了證券投資類,還有非標債權類和股權類。只是在監管打破剛兌、推進資管新規的進程中,非標債權類私募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然而這類產品曾經在相當長時間內作為私募產品的主流,成為私募基金的代名詞,讓很多高凈值客戶誤以為私募基金就是私下集資,借錢給某個企業,到期以較高的利息還本付息。當時大行其道的各類央企國企地方政府借款資金騰挪、銀行信托表外借貸等套上私募基金外衣,貼上政信、地產、PPP標簽,風頭無兩。現在應該還有很多高凈值客戶購買過的此類私募產品未得到正常兌付和清算。但這類私募產品已經徹底翻篇了,不論是管理人、牌照,還是發行模式和產品結構,都只是傳說了。
另一類是股權類私募,這是一級市場的主要投資主體。一級市場因其投資周期長,資源壟斷性強,風險高,更適合超高凈值客戶,管理人也都很大牌。然而隨著行業發展,也冒出了很多小管理人,圈了一些普通高凈值客戶,投的項目并不符合這些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很多項目小管理人根本沒有盡調能力(*寧金融/**金服/**醫療,各種項目都敢投,卻連研究團隊都不具備),全靠PPT吹得天花亂墜,層層分包額度,層層盤剝費用。只是這類產品投資周期長,普遍沒有到清算兌現的時候,而且股權投資相對債權,客戶知道沒有保本承諾。不過動輒5-7年的投資最后顆粒無收,甚至血本無歸,再理性的客戶也不會對這類產品再有興趣。小管理人會在一輪周期后被自然淘汰。留下臭名不僅僅是它們自己,還有整個行業。
說回現在及未來的主流私募產品,即證券投資類私募。這類產品對標公募基金,然而兩者的監管要求、披露制度有著很大的差異。私募基金只需要向其投資人披露有限信息,凈值披露頻率、凈值波動情況、持倉情況以及基金與交易通道結算的費用、與渠道結算的費用等對其投資人都沒有明確的披露義務。觀察私募行業普遍現象,按周披露凈值的都算比較良心了,大部分為了掩蓋凈值波動會選擇按月披露凈值。持倉和費用明細就更別提了。在定期報告節點能夠主動給投資者發一份言之無物的報告就算工作到位了,很多管理人都不會主動向投資者披露任何信息,直到投資者找過去問詢。而且投資者往往不是金融從業人員,很多時候被幾句話就打發了,根本無法了解到基金運作的真實情況,無法獲得進一步決策的有效依據。而且私募基金一般贖回規則會比較復雜,并不像公募那樣,日常開放贖回,往往會設置一年只有幾次開放日,并且要提前填寫紙質贖回單,往返郵寄管理人,如果沒有仔細研究基金合同,并及時索要贖回單據,投資者會一再錯過贖回機會,被動持有。買了私募,總有意想不到的“坑”等著你。
當然,一些頭部私募在信息披露和投資者溝通上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公募化”。尤其是一些百億級規模以上的私募,在基金管理和信息披露上比照公募,會對其持有人做一定的信息互通、交流陪伴。可以想見,管理人越是勤勉盡責,越是自信自知,越能夠坦坦蕩蕩地與投資者交流;管理人越是不專業,越是弄虛作假,越是遮遮掩掩。你可以不向公眾披露信息,但你需要向你的持有人披露最夠有用的信息。可惜,目前私募大部分管理人都在利用信息披露制度的底線要求掩蓋自己的問題。
筆者認為,在管理規模擴張和管理費增長的沖動下,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只有公開透明嚴苛的披露制度才能把管理人的道德風險約束起來。勤勉盡責不能只靠職業道德的期許,還得靠實實在在的監管。合格投資者,不論資金風險承受能力多高,都不應該承受道德風險和主觀蒙騙。如果私募基金仍然保持目前這種監管要求,那些投資者踩到的坑將不會被填平。長此以往,數量眾多的小私募那些竭澤而漁的做法,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行業。固然,還有三類持牌私募之外的,打著私募旗號募集資金的“偽私募”、非法集資,更應該被取締。財富管理市場的糾察排雷行動,任重而道遠。
財寶
隨著市場波動和經濟周期的變化,前幾年趁著熱潮成立的大批私募,如今因為投資業績不佳,正在頻頻經歷動蕩,甚至有投資者上門維權的事件發生,比如正心谷,被其私募產品套住的投資者很多,他們最先在雪球上集合,后自發組織了維權群。這對于整個投資市場來講是一個不穩定因素。歸根究底還是因為之前私募門檻低,前幾年大家一擁而上導致的。在這樣的背景下,私募行業迎來更嚴格的監管和規范,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