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消金回應信達放棄增資:落實整改
楊波
1、過去一兩年,隨便打開一個互聯網平臺的App,都是想借錢給你消費,甚至夸張到網上買個幾塊錢菜,定個十幾塊錢的外賣,打個二三十塊錢的網約車,也可以先消費后買單,這種爭先恐后借錢給用戶消費的風氣,甚至讓我這樣的螞蟻花唄重度用戶都開始反感了。
2、各大互聯網公司甚至于傳統企業都爭相進入到消費金融這個賽道,自然是眼紅螞蟻花唄借唄的“印鈔機”屬性,根據螞蟻集團IPO招股書披露的數據,截至2020年6月,“花唄”“借唄”的信貸規模高達1.7萬億元,屬于螞蟻集團最賺錢的業務,其他互聯網公司自然是有樣學樣。
3、而且,如果用過花唄借唄的用戶,應該對“借款一萬一天還款幾元”這樣的用語再熟悉不過了,在產品宣傳上隱藏了真實的借款利率,代之以頗具吸引力和誘惑性的用詞,在螞蟻這只頭羊的帶領下,不僅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場,傳統企業及金融機構也不甘落后,各種消費信貸產品帶著“普惠金融”的帽子,登堂入室。
4、2020年前后,對于很多還款能力不足,尤其對消費金融產品及真實利率不了解的用戶,紛紛掉進了這個坑,而當疫情來臨之后,各種問題也就浮上了水面,最終讓監管層痛下決心治理這個市場,從2020年底開始,一年多時間下發了多個文件來治理多頭借貸、過度借貸的現象,所以你看到花唄借唄白條這些產品都紛紛改名了,而過去那些“借新還舊”的用戶,自然也是發現他們的取巧手段不行了,而互聯網公司及金融機構在消費金融上的“大躍進”,也就停下來了。
5、之所以要講那么多,其實是讓讀者朋友明白,為何螞蟻消金的增資,對于螞蟻集團的整改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而在信達宣布不再參與之后,螞蟻集團就面臨到一個兩難的局面,現在能一下子拿出60億的公司恐怕并不多,即使能夠拿出這么多錢,監管層也未必會批準,所以誰來替代中國信達,會是一大難題。
6、當然,即使是信達退出,螞蟻集團還得增資,這是整改的要求,也是整個消費信貸行業降杠桿的要求,沒有其他選擇。根據信達之前公告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螞蟻消金總資產為600.98億元,凈資產74.75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馬云。
7、一般來說,對于消費金融公司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是不低于10%,杠桿最高是10倍,這也就是意味著,注冊資本80億元的螞蟻消金,很難滿足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增資擴股也就是唯一的選擇,這次的增資計劃“出師未捷身先死”,對于花唄借唄的用戶或許感受不到直接的影響,但是螞蟻消金和螞蟻集團的壓力有多大,可以想見。
8、信達退出其實也不奇怪,簡單說除了上面說的監管層治理互聯網消費信貸亂象的大環境之外,投資風險和聚焦主業也是重要因素。在此輪增資之前,信達旗下的南洋商業銀行就已經擁有了螞蟻消金15%的股權,一旦參與增資并將股權提升到24%,對于信達而言,這筆投資的集中度就會大增。而且螞蟻集團作為大股東持有50%的股權,在公司話語權上,信達只是財務投資者,那么維持現有南洋商業銀行的投資,其實目的也達到了。至于聚焦主業也是一直以來的要求,2021年底,另一家AMC公司中國華融就以10億元的價格,將華融消費金融70%股權轉讓給寧波銀行。
9、螞蟻集團的整改已經一年多了,成立重慶螞蟻消金是整改重要的一步,整改的進程來看,從小貸公司到螞蟻消金,其杠桿率無疑是大幅降低的,而在信達退出了這輪增資之后,螞蟻的當務之急還是盡快找到新的投資者,讓開業僅半年的螞蟻消金走上正軌,從而推進整個集團層面的整改進程,這是沒有懸念的,就看如何落地了。
吳思佳
聚焦主業也好,避免集中度過大也好,信達不參與,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國資進入,這基本上是目前市場和政府的一個共識了,畢竟信達的這20%是占比非常大了。至于國資占比有多少,那是另一個問題。
在上一個版本的增資方案中,已經有了重慶渝富這樣的地方國企,還有華融這樣的中央金融企業,只是占比不大。
無論引入的是中央企業還是地方國有企業,螞蟻消費金融的股權進一步分散,且國資占一定比例是一件好事,這會讓螞蟻的公司治理更加優化,資本更加雄厚且抗風險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