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取得北京戶口僅3個多月辭職
張林
戶籍制度本身是一件不公平的制度,其本身是一種出身論,也是一件落后的制度。比如,一個人是農民,不是因為他選擇從事了農業工作,而是因為他出生在農村,他的爸爸媽媽是農民。比如,一個人能享受北京的各項社會福利,可能不是因為他為北京建設做出了更大的貢獻,而是因為他出生在北京,他的爸爸媽媽就有北京戶口。而且,從戶籍制度建立的最初目的來看,正是計劃經濟階段為了進行城鄉分治、阻止農民進城,用蠻力將農民和土地綁定在一起。
因此,戶籍制度需要改革,也已經進行了許多改革,但當前戶籍制度改革已然進入一種困境。這種困境的背后,其實涉及到改革社會資源的分配方式,涉及到方向截然不同的利益再調整。
從城鄉戶籍來看,在許多小城鎮,城市戶口已經沒有了任何吸引力,這些城鎮很少有新增就業機會,城市中房產并不保值,教育資源也并不緊張,保留農業戶籍至少還能保留一份最后的生計,或者還能保留一份拆遷補償的希望與機會。這些地方的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農業戶籍人口轉成城市戶籍,以增加城鎮人口增長與集約農業土地,但是少有農業人口愿意轉為城市戶籍。
從大城市的戶籍限制來看,也幾乎無法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完成戶籍制取消。在行政影響配置資源方向的體系下,社會資源向各區域的行政中心配置,也因此,能給予落戶指標的單位普遍收入不高,但卻大多同時是靠近行政資源的單位或企業,其能提供的薪酬有時也并不市場化。
改變這種行政資源配置的方式,并不是一件現在能夠看的見摸得著的事情,因為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公平化,在資源非市場配置且有偏配置下頗難實現。尋租理論告訴我們,如果資源是系統性的有偏向的集中,即便沒有戶籍限制,也會有其他的方式出現來形成新的限制,比如,從積分落戶變為積分買房、積分上學等等。
石景山辛芷蕾
用戶口做福利已經不是個新鮮事,關鍵在于用人單位與員工關于戶口的默認規則。一些國有事業單位,用戶口吸引人才,人才拿到戶口跑了,這對事業單位來說是損失,但損失可控。但是對于一些大型公司來說,戶口是有指標有成本的,如果員工的勞動年限未達標,就直接造成了損失。
說到底,就是一場勞動力與戶口的買賣罷了。如果公司想要規避損失,可以在入職前簽訂合同。大多拿了戶口就跑的員工,心中早有衡量。公司不追究不賠錢,血賺;賠償公司損失,也不虧。
醉夢長安渡星河
很多北京的國有企業、和央企都有解決北京戶口的能力,但它們的薪資卻一點也不吸引優秀的人才,一個月只有幾千塊錢。但很多人為了能夠落戶,就通過這種簽署服務協議的方式來落戶,拿到戶口后就離職,因為違背了服務協議,這樣的訴訟一般都是員工賠償企業,大量的案例都不會鬧到法院,因為到了法院也是一個輸,畢竟白紙黑字。但花二三十萬就能獲得北京戶口也是一筆劃算的交易,此前很多通過“黑市”的價格遠遠不止這個數,而且還有很大的風險。
現在北京已經開通了積分落戶的渠道,但要求非常高,目前能夠落戶的大多都是在北京工作了十多年,有自有住房,甚至高薪的高管和在高科技企業工作了很多年的中高層,對于很多剛畢業的打工者,估計需要十幾年的努力才能夠落戶,這對于很多希望孩子能在北京接受義務教育的就非常不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