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語言霸凌學生”刷屏
朱墨竹
我記得剛上大學那時候,耳邊就聽聞,學校小社會。沒錯,大學就是社會的初演。看完這段小視頻,我想起的還是這句話,沒想到小學同樣如此。
首先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式就有待商榷。我一點兒也不覺得上面朗誦滿江紅的那位小同學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只是在表演,并且把自己的情緒偽裝得很飽滿。不得不說,畢竟,相比較電視上慷慨激昂地演說家們,孩子們還是天真。但可以預見,那張稚嫩的臉會慢慢變得圓滑,越來越讓人看不到表演痕跡。如此成熟的過程,我們是該高興呢,還是悲哀呢?
我特別注意到,當小同學不愿意起身換座位的時候,老師發動了全班同學斥責她。何其眼熟啊!當出現不一樣的聲音,我們看見的不是理性的討論,而是一張張無情的大字報。我們不能苛責小朋友們缺乏羅伯特議事規則,不過不論是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是對的,作為理性而成熟的社會公民,失去理智的煽動情緒是很可怕的。那樣的日子我們才僅僅過去四十年不是么。
我始終認為,衡量一個群體的強大和健康,在于她多大程度可以容納不同的聲音。如果那些異響是噪音,它自然會很快被平息掉,被遺忘掉。但這些噪音一定要有,我們為了治療失眠不是還專門制造白噪音嗎?
那個捂耳朵的孩子,不就是想遮掩一下噪音么。但她在如此霸凌之下,以后還能繼續做自己嗎?如果有一雙觀察未來的望遠鏡,我們會不會看到,這雙拿來捂耳朵的小手,在未來變成了斥責別人不合群的拳頭呢?
這是學校和教師出現了問題嗎?是的,但更應該反思的是全社會的人。
鄭治Michael
我覺得現在的教育已經背離了教人的初心。以分數論高低,以不吵不鬧為紀律準則,抹殺孩子天性、個性、創造性,給不守紀律成績又差的孩子貼標簽。哪里還有“誨人不倦”的師者?做老師是為了什么?初心不正,枉為人師啊!
王長樂
教育歷來就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社會在進步,教育手段也在改變。不過十多年以前,可能在我們的教育環境中,責罵和體罰可能還是中小學學生的家常便飯。但是現在的教育環境已經開始要求教育者綜合考慮言語和肢體暴力,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創傷,比如這個視頻中老師做的那樣,雖然只是言語呵斥,但可能對學生心理造成不良影響。不過這對于老師來講也十分苦惱,這個年齡的小孩本來就比較調皮,而一個班級人數眾多,不能打也不能罵,嚴厲教育也有上新聞熱搜的可能,教育起來確實是個難題。
梁溫馨
90年代的小學這種事情就有,經常發生在幼兒園和小學,北京也一樣,以前老師霸凌學生根本沒有媒體會關注,現在感謝政府和社會,互聯網讓我們的聲音能被聽到,讓這一代的孩子們少受甚至不再受到這種老師的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