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悉數受挫,受多方因素影響
蘇牧野
中概股今年厄運連連,在國內遭遇一場又一場監管風暴,在美國又成了政治風向下的犧牲品。幾年前它們在資本市場上有多么受寵,今年它們的境遇就有多么凄涼。
中概股身上,集中體現了2021年中國商業世界一個最大的主題:監管與資本的博弈,以及——到目前為止——監管的全面勝利。
至于為什么監管會在一夜之間以雷霆之勢橫掃一切,我看到過幾種解讀。一是關于時機。一種說法是,對于資本驅動下一些互聯網板塊的狂飆突進,監管方其實兩年前就已有心出手,不料在去年年初被一場疫情打斷。疫情一再拖延,等到去年年底螞蟻金融上市前,金融監管方覺得已無法再等,到那時,各條線的監管機構想做的事兒已經堆積了起來。是一次打擊一個板塊,徐徐圖之,還是一股腦兒都上陣,現在看起來,是發生了后者。這么做也有一種解釋,那就是趁疫情、全球經濟都低迷之際,將利空出盡,等到疫情過后,就能創造一種監管者眼中更健康更穩健的復蘇。
二是關于動機。普遍說法是,一切都與“共同富裕”相關。這一輪監管,起碼從意圖(而非實際效果)的角度看,都是劍指大資本及其代言人,而意在保護底層的權益和福利。難怪有外媒將這整場campaign稱作中國的“紅色新政”——對應上世紀30年代標志著美國“鍍金時代”的終結、幫助美國經濟走出大蕭條的“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后,美國進入大政府大福利、更集體主義傾向、對資本管制更嚴格的所謂“進步時代”。
2022年,是“中國版”進步時代的開啟之年嗎?如果是,對中概股倒不一定是壞消息。
溫和的強硬派
我們都看到了中概股的暴跌,但卻忽視了中概股的暴漲,如果我們簡單把中概股的下跌歸咎于中美愈發緊張的關系,那是非常偏頗的。如果我們回看中概股在2020年的上漲,可以清晰得到這樣的結論,在疫情大范圍影響全球后,中國對于疫情更好的治理手段讓全球投資者對于中國概念的股票賦予了更多的期待,在這個過程中,新經濟模式的企業由于更好的前景,被投資者寄予了更大的期待。
不必過分悲觀的是,即便如此,中概股也只是回落到2020年下半年的起點,由于寬松貨幣政策和風景這邊獨好帶來的“特殊效果”在中概股身上慢慢褪去,歐美雖然疫情不減,但經濟復蘇也依然堅挺,歐美的疫情常態化,必然讓中概股的特殊地位有所衰減,這種估值回落不單純來源于中國對于互聯網平臺和信息安全的新政,更有市場自然擠水分的效果。
站在2022年即將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對于中美的投資者都需要對中概股重新認知,一方面是我們必須要建立其自己足夠強大的自留地,無論是做大香港聯交所,開拓SPAC制度,還是開創國際板,我們的融資渠道必須多元化,走得出去也能請得回來,目光和平但做好內循環的準備;另一方面,美國的投資者也必須改變對于中國的刻板認知,像達里奧那樣更本質的認知中國對于和平發展的訴求,才是雙方長期共存共榮的關鍵。
2022年可能是新世界的開始,國與國的隔閡將會不斷增大,但同樣的國與國、不同文化的碰撞和理解也將展開,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暴露問題,當我們都能清楚認知問題的癥結時,距離解決問題,就已經不遠了。
托馬斯·鐵蛋
今年對于全球投資者,尤其是海外投資者來講是矛盾的一年。一方面,中國國內疫情控制一直十分順利,零星疫情的爆發也能很快壓下去,這讓中國經濟迅速開始復蘇,這對于國際投資者來講是一個難得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中美兩國在科技方面的角力如今蔓延到了資本領域,中概股不用說現在不停蒸發了,到了明年說不定得集體退市回到港股A股,這對于中概股投資者來講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因而就明年來講,海外投資者可能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投資中國的同時,避開監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