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32國取消中國出口產品普惠制待遇
水面之下
透過現象看本質。
多國取消對華的進口普惠實際上是經濟下行的必然現象,亦直接表示著全球經濟已不可避免的滑向倒退。
由于疫情的長期困擾,全球僅有中國維持著全工業(yè)鏈條供應鏈完整。而實際上我國向全世界出口最多的并非高精尖而是日用品。
當多國取消對華普惠待遇時,意味著這些國家的政府財政或外匯儲備已經告急。起碼是主要國際結算外匯儲備(美、歐元)告急。這些政府已經不在乎民眾的日用品升價都要保住自己的儲備或國際收支平衡了。“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發(fā)達國家通常都存在輕工業(yè)、重服務的所謂“高收入陷阱”。因為人力昂貴,這類商業(yè)活動能產生更高的稅負。而工業(yè)生產,特別是輕工業(yè)生產通常都是勞動密集、毛利低下。發(fā)達國家通常不會鼓勵這些行業(yè)。而當這種“自己沒有,還給廉價商品征稅”的現象出現時,第一個犧牲的肯定是普通民眾的利益。因為無論你增稅與否,生活都需要繼續(xù),民眾只是給關稅買了單而已。
出現這種情況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疫情影響,服務業(yè)需求急劇下降,政府依靠未來稅賦而發(fā)行的債務面臨兌付危機,只能收割底層民眾,否則就陷入債務信用破產,加劇經濟危機。
所以,多國取消普惠,我們應當警醒,高增長高回報的美好生活已經一去不返,接下來,全球將面臨更嚴峻的經濟形勢。
蘇牧野
“普遍優(yōu)惠制度”(GSP)是指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出口給予的關稅優(yōu)惠制度,在最惠國稅率基礎上,進一步減免進口關稅。
?
這次取消對華關稅優(yōu)惠待遇的國家,大多為歐洲國家,包括歐盟、英國和加拿大。目前仍保留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的國家,只剩下挪威、新西蘭及澳大利亞。
?
一些外貿學者認為,在價值鏈上越是處于低端的制造業(yè),越是會受到中國失去GSP優(yōu)惠的影響。因此,毛利和附加值較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yè),比如紡織業(yè),將加速移到越南等地。
?
中國海關總署的評論是,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長,其他國家遲早會取消對華關稅優(yōu)惠待遇,中國從普惠制“畢業(yè)”,證明中國產品具有一定競爭力。也有學者認為,中國在現在的經濟發(fā)展階段,在國際貿易上最關心的問題已不再是關稅,而是貿易的便利化,即在過關手續(xù)、有關出入口的技術性標準、檢測認證制度上,中國希望發(fā)達國家能給與進一步的便利。
?
我倒認為,如果把失去GSP視作中國的一種“畢業(yè)”,那么畢業(yè)的不應當僅僅是“中國制造”的質量,更應當是中國與外部世界做貿易時候的一種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的轉變,不僅應當體現在放棄那種“我還很弱小,所以需要你們給我優(yōu)惠”的思路,更應該體現在以更高的貿易標準來反推中國內部的勞動者權益保護、環(huán)境保護和公司治理上。簡言之,以自強來換取他人更多的尊重。
李希德
出口產品普惠制度以來已久,就像文中介紹的那樣,是發(fā)達國家(給惠國)對發(fā)展中國家及地區(qū)(受惠國)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關稅優(yōu)惠制度。
在我國過去長期處于欠發(fā)達國家的階段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有過莫大的幫助。不過,現如今我國很難跟非洲等地區(qū)的國家一起并稱欠發(fā)達地區(qū)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跟很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處于順差階段,別人自然會考慮取消出口普惠制度。
懂山里
因為勤勞而遭受非議是東亞國家都要經歷的,過去了就是發(fā)達國家了,加油!
井底的小蝌蚪
請考慮一下現實,別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