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首家沃爾瑪月底結業,落戶深圳25年遇轉型迷思
水面之下
透過現象看本質。
隨著沃爾瑪類型的大賣場不斷退潮,KA大賣場的規模在不斷收縮,實際上是國內社區配送運力及精準度的不斷改進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縱觀國內一二線城市近年來商業地產的結構、經營方向不斷調整,城鄉商業地產在經營思路上的分歧越來越大。
在一二線城市:食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正在通過各種電商平臺進行大消費,人們已經越來越習慣從線上購物而不是從遙遠的超市大包小包往家拿。一二線城市的大型商業綜合體無非分為兩種:
1、 面向大眾的商業體:正在向服務業(包括娛樂、飲食)等方向靠攏,這類商業體往往地理位置特別優越。但迎來的矛盾是:因為同質化嚴重客單價低、利潤率高不起來。導致租金上漲空間有限。但所處地理位置優越,業主對前景預期較高,形成了業主與租戶的分歧越來越大。且商戶多為中小型企業,一旦遇上疫情這類的不可預見的不可控力,會成片成片的倒閉關門,進一步拉低綜合體整體租金,進而影響業主的金融風險等。
2、面向高端的超級商業綜合體:這類綜合體多為奢侈品扎堆的商店,客單價高。但由于多為超級品牌,實際上的租金并不高,多為經營分成等。而且這類商業綜合體,重要的并非地理位置,而是招商經營的服務商,業主的話語權是比較弱的。
下沉城市反而不一樣:
3、4線城市生活節奏慢,商業綜合體就像十年前的1、2線城市:人們好不容易去趟商場,吃、玩、買一條龍全部都要。而且下沉市場對品牌的不敏感,反而招商不是難題,而且隨著疫情的持續,“逃離北上廣”情緒的加劇,更多以往在1、2打拼的年輕人選擇留在家鄉。使得下沉市場更加繁榮。
薛躍
線下大型商超正在改變其經營戰略,作為最早的在中國大陸開設的沃爾瑪超市,位于改革開放前沿地深圳洪湖的這家門店即將在月底結業,這家超市在當年大開了當地居民的眼界,此后更多的本土超市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在國內各地不斷涌現;而在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互聯網打破了消費的時空邊界,社區團購也不斷崛起,不論身在何處,通過電商平臺總能買到多種多樣的商品。實體零售與電商更好地兼容,轉向線下體驗線上消費的新模式,是競爭中的商家都在思考的。
張學員
沃爾瑪近幾年關店是就沒有停下過,其中有部分是因為租約到期,且關閉的主要是大賣場門店,而深圳沃爾瑪結業給一部分人帶來的都是歲月的感嘆。受電商和新零售沖擊等因素影響,大賣場業態在國內的發展普遍不景氣。隨著消費觀念的轉化,消費者的需求更多樣化,像沃爾瑪、家樂福這種大型零售巨頭,都開始轉型社區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