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前產品經理批元宇宙有潛在危害
李良東
刀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看是在手術臺還是斷頭臺上,千人千面的元宇宙也是一樣。
元宇宙的火爆大致可以歸因于:用戶體驗的升級、技術發展的統攝性突破路徑、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的商業潛力。但不可否認的現實是,最為積極的鼓吹力量是數字世界的領導者(大廠)、現實利益的收割者、以及希望改變發生的韭菜們和圖謀者們;其中利益收割得最為起勁的莫過于是幣圈、鏈圈、游戲圈。
現實主義的看法是,先不管是誰推動,反正變革了就是好事;等推動到一定時候,去中心化的底層邏輯發揮作用,就能去蕪存菁。理想主義的看法是,由巨頭推動的、極具欺騙性的去中心化包裝之下本質上充滿傳統邏輯思維的構建本身,就不過是另一場收割的技術性升級。
是的,過去三十年互聯網、數字化發展過程都印證了獅子博士的叢林論文,且在中美高度一致。1995年我在信息課看到一句話 – share and share alike,然而那更只像是信息烏托邦的臆想而已。利用信息技術打破傳統媒體的話語體系、打破傳統線下商業的基本邏輯、打破人與人溝通的傳統模式……很多很多,在打破的過程中,勇氣少年成長為收割著的巨頭。
成為被群體消費的熱詞本身,元宇宙也可以作為一次公眾廣泛關注與討論的引子,煮一鍋人類的數字孿生、人與機器的奴役加被奴役、是星辰大海還是黑客帝國的亂燉,以此開拓思路,啟明心智。善惡同源,在新生事物面前,任何絕對化的鼓吹和批判都未必是足夠可取的態度;但更多深入的、廣泛、理智的探討,也許能夠讓我們開拓出接近彼岸的路徑。
張學員
就在扎克伯格還在陶醉在自己的“元宇宙”大計劃時,Haugen再一次扮演了“Facebook的吹哨人”。這就好像超級英雄電影里,當某個商業巨頭正在謀劃著涉及全人類利益的大計劃時,總有一位勇敢的普通人站出來,再結合超級英雄的能力化解潛在危機。然而電影歸電影,我們的世界終究沒有超級英雄,或者換句話說,勇敢的“吹哨人”就是英雄。
實際上,不止Haugen有理由質疑Meta未來對個人數據的掌控,并危及社會。我相信曾經對扎克伯格質詢的美國國會也一定意識到這種潛在問題。然而或許在扎克伯格想建立元宇宙前就面臨很多挑戰。比如,谷歌前CEO施密特就對Meta能否成功構建元宇宙表示懷疑,他表示谷歌、微軟和蘋果也在研究可以幫助構建元宇宙的技術。但這一愿景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實現。所以,無論從輿論情況到技術基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概念看起來很美好,但前路漫漫,尚需時日。
張國防
商業的屬性暫時放下,Metaverse元宇宙,這一概念詞匯本身,是一個溫良而優秀的倡導......
簡單的說,面對、學習、接受和融入新事物,從割裂開的自己是自己、新事物是新事物的通過認知、背誦、記憶、利基等一系列甲方、乙方式的交互,變成自己就在事物的場景中,就像嬰兒學習說話、辨別人的表情、周邊信息一樣的自然而然就會了......
最近設計的一款ICU中應用的醫療設備,怎樣的功能和工業設計,都不及來自于30年經驗場景臨床一線的醫生對病人預防、檢測、資料和康復的毫不費神、輕描淡寫的理解......
更多的場景,比如投融資IPO,比如馬拉松,比如音樂創作電影編劇等等,對于置身其外的人們,復雜難度近乎120%,而對于置身其中的人們,其實的是自然而然,信手拈來......
學習不僅是一種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的努力、勤奮和信仰,更是生活本身......
商業不僅是一種利益相關者交易結構的設計、架構和運營,更是事業本身......
家庭教育不僅是給予孩子的生活保障、以愛之名為孩子的設計,家庭教育更就是生活本身、與孩子一起成長......
......
如是的,再回到Metaverse元宇宙,Metaverse元宇宙不僅是其商業、金融、投資的選擇和智慧,以己之道還施己身,Metaverse元宇宙更是自己融洽、適配、舒服開心圈內外的生活本身......
所以的,所謂利空或利好看漲,皆是尚處于Metaverse元宇宙邊界之外;當然,這是反身性,亦是與Metaverse元宇宙共存、共在、共生的方式之一,亦在其范疇之中......
比如的,碳中和的概念和行動,新能源再次成為現象級顯學和再次新興行業;投資角度,原本就行業本身沒有太多涉足過,但是的所處圈層環境還是不期然但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參與了行業中儲能資產的投資......
禪,不僅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更是生活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