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將耗資3.3億美元保衛地球:用飛船撞擊行星
朱墨竹
在我的印象里,看過的科幻電影中,直接面對小行星撞擊地球威脅的就有兩部,《絕世天劫》和《天地大沖撞》,當然肯定遠不止這兩部科幻作品,但也足見人們對末世危機的警惕。
和遠離戰爭的人們忘記了戰爭的殘酷一樣,從來沒有經歷過大災難的我們,一般也都覺得在我們可以預期的未來不會遇到如此駭人聽聞的變故,就像過去幾千年看慣日出日落的永恒規律。
但事實并不一定如此。如果6600萬年前統治地球的恐龍們也有智慧,我想他們未必會想到突然會有一顆直徑僅僅十公里的小行星撞了上來,并且直接催化了整個恐龍的滅亡和生態大滅絕。
我記得看到過一個科學家們的估算,毀滅恐龍那個級別的災難發生概率大概是每隔5000-6000萬年來一次,我們算算距今已經……
其實包括NASA在內的各國天文系統都在努力預先發現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接近兩千顆。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也就在前年,直徑一百米左右的小行星2019 OK和地球擦肩而過前幾小時人們才發現它并發出預警。如果它真的撞上地球,釋放能量可能將媲美1908年西伯利亞上空的通古斯大爆炸,當時摧毀了兩千多平方公里的森林,遠在倫敦都有很多電燈熄滅了。
所以我覺得做類似的演習和充分的預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
蘇牧野
這條新聞,讓我想到了前幾天刷屏朋友圈的一條關于“元宇宙”的評論。它大致意思是,“元宇宙”讓人沉溺于虛擬世界中,坐在沙發上就可以在腦海中構建一切,并且認為自己已經擁有了一切,這個過程會消磨掉人類征服真正的星辰大海的意志和能力。
?
讀到時我還覺得挺有道理的,不過NASA這條新聞又讓我覺得,征服星辰大海的欲望,是刻在人的基因中的,沒有那么容易消磨掉。比如NASA這次用宇宙飛船撞擊小行星,其實有點“沒事找事”。這顆無辜的小行星并沒有礙著地球什么事,只是被拿來用作實驗品,看看人類發射出去的東西能否改變它的方向。于是這顆直徑160米、可能從開天辟地之日起已經在自己的軌道上跑了億萬年的小行星,命運從此會被人類這個物種改變。
?
就像總有人要去攀登珠峰一樣。為什么一定要去呢?因為它就在那里。
?
這帶來另一個問題:人類是否需要為自己的探索設定邊界?我們主動出擊自然、太空、未知領域的時候,需不需要有敬畏之心?《三體》中的“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是不是一句先知的警告?
冉姝
這個新聞頗具有科幻感,科幻電影中未來的航空航天工作者,為了保護地球的安全,往往就會派出飛船或者衛星去改變一些星體的運行軌道。沒有想到如今這一幕成為現實。
派出飛船撞擊小行星是為了防止小行星撞地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過看到這里我也有疑問就是,星體撞擊如何能夠準確掌握力學角度,以防止小行星被撞碎之后殘渣對地球和其他星體造成更大損害,鑒于太空中的力學原理跟地球不太一樣,這可能確定是個問題。
讓己先富飯特希
所以美國還是對人類有貢獻的,別因為意識形態就把別人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