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金觀平:中國不可能重新大上煤電
蘇牧野
今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向世界承諾,中國將停止在海外新建煤電項目。當時,國際社會的第一反應是,此舉非常值得稱贊,但中國國內的煤電項目似乎更值得關注。
?
中國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煤電項目資助國。根據總部設在北京的國際綠色金融研究院的數據,在2014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曾經計劃的在海外資助建設的煤電廠總耗資就達1600億美元,然而,其中超過880億美元的項目已被擱置或取消,自2014年以來宣布的52個項目中只有一個已經投入運營。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今年上半年,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海外基建項目中沒有包含任何煤電項目,這是幾年以來的頭一次。
?
然而,比起境外,國際社會更加關注的是中國境內的煤電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國內發電主要靠煤,全世界新建煤電項目主要集中在中國。根據研究機構Global Energy Monitor的數據,中國在2021年上半年宣布新建幾十個新的燃煤電廠和鋼鐵廠,如果建成,僅此一項就會讓中國每年新增1.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總排放大約103億噸,其中約92%的排放是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三種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而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21年全球年碳排放量估計約為320億噸。
?
煤炭是最骯臟的化石燃料,也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國正面臨著淘汰煤炭的巨大壓力,中國也是如此。但要撼動煤炭在中國電力結構中的支配性地位,仍然前路漫長。盡管近年來中國的風能和太陽能取得了巨大發展,但以2019年為例,上網的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總量,大約只能取代煤炭發電的12.5%左右。
?
好在,在碳排放與新能源的賽跑中,技術的發展正在給后者加速。2020年,全球陸上風電成本較十年前下降了47%,光伏電力成本較十年前下降了80%。價格是最強大資源配置機制。所以,在中國已經提出“3060”雙碳目標、技術不斷提升的當下,的確是不可能在大上煤電了徹底告別大煤電了。
王衍行
三大主要問題:
一是能源安全是中國重中之重的工作,可能也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的當務之急。在綱舉目張之中,能源安全是綱,而其它的問題是目,人們一定會理解一個淺顯道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國已經認識到能源問題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并積極應對。
二是中國竭盡全力應對能源短缺。可以從以下兩件事管窺一斑,一是2021年10月25日,國家能源局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五年,中國工商銀行擬為能源領域提供意向性融資支持額度3萬億元;二是中國為應對能源短缺大量購買美國天然氣,在2019年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中國幾乎切斷了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而如今,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天然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中美剛剛簽署巨額天然氣采購合同。在接下來長達20年的時間里,美國每年將向中國輸送400萬噸天然氣,中國的態度之所以出現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其原因是推動能源價格飆升的全球能源短缺所致。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10月初,目的地為亞洲的現貨天然氣基準價格達到每百萬英熱單位56美元,是上年同期的10倍以上。
三是解決碳排放,重點在于中國和美國,關鍵在于中美的合作。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污染國。中美之間的較量對兩國減緩全球變暖的行動究竟會發揮建設性作用還是破壞性的影響,這些問題值得關注。不難預計,美中之間若能良性對話,將拉動清潔能源投資并促進綠色鋼鐵等新興技術進步,如果出現不好的結果,將抑制低碳解決方案,甚至長期處于紙上談兵階段。
至于,中國是否可能重新大上煤電等問題,可能已經不是什么主要的問題了,由于,形式要服從內容,內容要服從現實,現實要服從規律。
山居一隅伴孤鶴
目前中國面臨的一個比較矛盾的局勢就在這里。一方面,中國希望在氣候問題上有一個大國的擔當,在全球擁有話語權,也做出了碳中和的承諾;但如今就算已經在大力支持新能源的發展,限制煤電產業的發展,國內能源整個供應鏈依然還是比較依賴煤電。
尤其是秋冬季,煤炭短缺就已經造成了各省限電風潮,秋冬季供應不足是個大問題。這或許說明能源結構的改良需要很長時間,在已經做出氣候承諾的背景下,中國應該不會重新大上煤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