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關(guān)系到未來十年全球氣候行動成敗
蘇牧野
從1995年開始每年召開的COP大會,進入第26個年頭(實際是第27個,去年因為疫情停開一屆)。它被普遍認為是地球環(huán)境在不可逆轉(zhuǎn)的崩塌之前,人類挽救自己的最后一次機會。正像東道主英國首相約翰遜在開幕式上所說,“在毀滅之鐘上,人類已經(jīng)進入午夜前的最后一分鐘”。
?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前25次大會都沒能停止人類加速排放的腳步。現(xiàn)在地球比工業(yè)革命前至少熱了1.1℃,而且氣溫還在上升。即使每個國家都堅持他們已經(jīng)提出的減排承諾,氣溫仍將在本世紀末上升2.7度,這會給環(huán)境帶來不可逆轉(zhuǎn)的毀壞,將人類置于極度危險的境地。
?
那么,為什么國際社會還是對這次峰會懷有期待?一是因為近幾年人類已經(jīng)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極端氣候帶來的后果,二是因為距離2030年,我們只剩不到10年了,而要避免最具破壞性的升溫,人類必須在2030年之前將全球碳排放減半。
?
所以,我們近來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yè)站出來承諾在本世紀中葉之前實現(xiàn)凈零排放。中國就提出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承諾。作為世界最大的排放國,中國的這一承諾分量非常重。
?
就在昨晚,格拉斯哥大會傳出第一條重磅新聞:印度總理莫迪發(fā)表公開聲明,承諾到207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這個承諾當然很重要——印度此前沒有做過類似承諾,但仍將令許多人感到失望,因為這次峰會的關(guān)鍵目標之一是讓所有國家承諾在2060年前實現(xiàn)凈零排放。但不論怎樣,這是印度減排邁出的重要一步,仍然值得慶祝。
?
COP 26 的最重要目標,是在本世紀中葉將地球升溫控制在1.5度之內(nèi),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政策建議、公司戰(zhàn)略都是對標1.5度。曾有幾十年,科技界希望將升溫控制在2度之內(nèi),但近年來1.5度對人類更安全,已成為普遍共識。
?
我做了一些功課,少升溫0.5度,意味著:因氣候變化失去家園的人減少1000萬;多拯救約200萬平方公里的永久凍土;全球面臨食水不足的人減少50%;極地無冰的夏天減少至每世紀一次;因氣候變化失去一般覓食場地的動物物種減少一半。
?
這樣看來,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排放速度,到世紀末升溫2.7度的話,的確是人類無法承受之重。
?
想起一位報道過哥本哈根COP 15峰會的記者朋友告訴我的故事。那年的大會之前,國際社會也充滿期待,信心滿滿,甚至把Copenhagen的首字母改成H,變成了Hopenhagen ,前四個字母變成了hope。但那次大會慘淡收場時,很多人都哭了,包括我的朋友。希望格拉斯哥不會再度成為夢想破滅之地。
東木
COP會議從1995年召開第一屆以來,基本每年的年底都會召開。COP26原本計劃2020年在格拉斯哥召開,但因為疫情原因,推遲到了今年。可以說,歷史上關(guān)于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所有國際政策都來自于COP的成果。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shù)1997年在京都和2015年在巴黎召開的COP。它們分別達成了兩個里程碑式的協(xié)定:《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xié)定》。
現(xiàn)在氣候變化大會已經(jīng)來到第26個年頭,留給人類解決氣候危機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從COP26前各國的準備情況來說,這屆氣候變化大會或許值得期待。在COP26召開前的一段時間里,全球各國都紛紛宣布了更有雄心的減排目標,中國也不例外。
當然,從過往歷史看,爭吵和討價還價是氣候變化大會不變的主旋律,希望本次氣候大會無論爭吵得再激烈,都不要忘了召開氣候變化大會的初心。或許在格拉斯哥這個200多年前因瓦特改良蒸汽機而打開化石能源潘多拉盒的地方,全球各國通過努力,能夠再將這個潘多拉盒關(guā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