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起源再創記錄,載90歲《星際迷航》演員進入太空

張國防
不是因為他們有了財富,才玩這些;而是因為他們熱衷于、內驅為之努力的玩這些,就會有財富伴生......
其實的,FY2021<財富>(中文版)中國最具影響力30位投資人的最大公約數,也在于“未知領域的開拓”和“特定領域的科技創新”,這不止來自于只有創新才會有權益增加值的經濟學公式,更來自于對創新的情懷和熱衷......
試想芒格、巴菲特老爺子加起來200多歲了開心點在什么地方,在于“熱衷歷經”,對于個人來說,有意義的是“歷經”;對于“歷經后的結果”,其意義,那是對他人、對社群、對人類而言的……
對于他們來說,以及對于貝索斯 Jeff Bezos?和威廉夏特納 William Shatner 來說,確實就是 Spock 《星際迷航》Star Trek?里那句:勇踏前人未至之境可能就是他們開心點,就是他們的熱衷本身,就是他們的歸宿......
如果宇宙中真有什么終極的邏輯……那就是我們終有一天會在艦橋上重逢,直到生命終結......
夏特納說:這與他們描述的任何事情都不一樣;世界上的每個人都需要體驗一次,那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唯獨不是山本身,絕知此事要“歷經”!
與”歷經“相對的,就是“結果”。
著眼點在于”歷經“的,是”過程目標者“;著眼點在”結果“的,是”結果目標者“......
相比而言,過程目標,尋求的是讓個人直接體驗他們自己決策的好處和成本,從而進行增量的權衡;獨立分析,自證辯證,決策以及擔當;
結果目標,正在尋求創建由第三方選擇的絕對優先事項,并由代理人強制對那些直接體驗好處和成本的人施加壓力;也就是委托給代理人替自己決策,比如大政府社會結構;
而顯而易見的,原生性創新,以及創新的成本本身,過程目標者,永立潮頭......
有意義的、承載情懷的、內驅行動與之協同價值創造的投資標的,也就在這里......
===

墨爾本椰椰子
這則新聞所創的紀錄,是乘坐者的年紀破了紀錄,而非商業航空技術的突破。不得不說,這則新聞更像是藍色起源內部策劃的一次造勢,年歲破紀錄的乘坐者業選了頗具話題性的《星際迷航》演員。從乘坐者的背景到年齡,都是一個講述藍色起源商業航空品牌故事的好機會。
貝佐斯原本準備在今年實現“首位登上太空的商業航天公司創始人”,前期勢頭造得很足,誰料被維珍銀河創始人查理德·布蘭森搶了先。這份先機并沒有取得公認,飛行高度86千米沒有達到100千米高度的卡門線。由此可見,商業航空還未普及,競爭就已頗為激烈。如今貝佐斯請來《星際迷航》演員,算不算扳回一城呢?
但話說回來,誰第一個上去,上去的人是什么身份、多大年紀,和商業航空技術本身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確實是個很酷的、領先的、小眾的領域,但背后的技術提升在領域的起步階段,遠比品牌建設更重要。兩三家掌握技術的公司就名氣爭來斗去有什么光榮,能夠把技術提升到位,達到更遠更安全,讓航空技術更能惠及大眾才是真正的領先者應該聚焦的事。

jn雪豹
是啊,他們在西部淘金時代就開始了

牛仔褲的夏天
發生在維珍航空、藍色起源以及Space X三大巨頭之間的這場民用航天市場爭奪讓人覺得十分有趣。維珍航空的布蘭森搶先了藍色起源的貝索斯一步,自己先上太空,爭當太空第一人;而SpaceX則走了親民路線,之前曾經為幾位平民安排過為期三天的太空旅行;而藍色起源則請了《星際迷航》的演員上太空,這部劇對科幻愛好者們的意義不言而喻。這三家巨頭在這件事上展現了不同的風格,著實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