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澄清:從未向政府提交“求助”報告
柏文喜
近日融創紹興公司向當地政府遞交的一封“求救信”被意外曝光,日前本人接受某行業媒體就此問題采訪時,據該媒體稱融創內部人士承認了這份“求救信”的真實性。從今天融創中國官微的澄清聲明來看,雖然否認了這封“求救信”來自融創總部,聲稱其并不代表融創中國,但也承認了這封“求救信”確實來自融創紹興公司,且沒有否認信中所反映的相關事實,而只是具體解釋了融創紹興公司這一被“誤發”而為公眾所知的反映材料有其特定訴求罷了。
從融創中國官微聲明并未否認這一地方公司所“誤發”的“求救信“的真實性及其所反映的嚴峻事實來看,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還不錯的融創中國內部的不少地方公司卻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流動性壓力。就融創中國自身的情況來看,近年來雖然擴張速度和規模上升速度都很快,而且尤其以大手筆的頻頻并購被同行也稱作”并購王“,但由于融創中國高超的企業運營能力,使得融創中國在規模迅速上升和大手筆并購的同時卻始終保持了較大規模的凈現金流入,讓融創中國雖然也觸碰了相關監管紅線,但卻在流動性方面相對從容。
不過今年以來行業調控從資金端到銷售端的全面收緊,迫使上半年還相對紅火的樓市,即使在傳統旺季的“金九銀十“時段也迅速降溫,縱然有十多個城市樓市“限跌令“的情加持,房企流動性依然呈現出普遍迅速惡化之勢。最近的第二輪全國多城集中土拍中出現了大面積流拍現象,房企所呈現出的一片集體“躺平“狀態,讓高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與已和房地產行業高度捆綁的金融體系不僅寒蟬襲身。
不久前的融創中國半年報發布會上,董事局主席孫宏斌表示下半年要緊縮土儲開支、暫停并購,并開玩笑說除了融創中國之外任何一家房企都有可能在未來暴雷。作為頭部房企實際控制人,孫宏斌話中所體現的寒意已盡顯行業現狀的嚴峻性。去年以來在新華聯、陽光100、泰禾集團、華夏幸福、藍光集團連續暴雷的基礎上,頭部房企恒大集團近日的暴雷事件、行業名企建業集團、富力集團、寶能集團資金鏈承壓的咔咔聲也讓整個行業不禁瑟瑟發抖起來。而融創紹興公司的這封不代表融創中國、卻又未被聲明失實的“求救信”,更是揭開了整體上和表面上看起來尚好的融創中國的一角,那么整個行業又會好到哪里去呢?
其實,在長時間的行業調控與資金端和銷售端的雙重強力監管下,房企很難再獲得之前的土地紅利和金融紅利,房地產行業在很大程度上已淪為了房屋制造業,謀求管理紅利的精益制造將成為房企活下去的唯一方向,而土地財政則成為緊握地根和銀根、取得涉房領域絕對話語權的政府部門的“掌中寶“。
下一步房地產行業如何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大戰略下,以”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為目標,不斷降低涉房部門的系統性風險和實現房地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政策層和監管層的判斷能力與施政水平了。
山鬼
融創這一幕讓我想起了兩三年前的恒大。當時也是恒大的一份文件被泄露出來,暴露了恒大的債務問題,雖然后來恒大遲遲頓頓地來了個辟謠,但是這份文件算是恒大向有關部門求助的一個信號。
不管融創這份求助報告是真是假,融創前些年來接連不斷的業務擴張,已經讓融創也有了如今房企們最典型的高昂債務。而可以想象,除了恒大和融創,應該處在這種狀況之下的房企不在少數,如何防止系統性危機,的確是下一個艱難的挑戰。
沒有昵稱怎么辦
融創之類的房產公司用這種有意無意的小招數,無非是想警告政府綁架政府罷了。如果流動性有問題,5%的利潤也會把房子賣掉,問題在于開發商過于貪婪還想享受和追求房地產高利潤而已。融創在上海拿了那么多地,如果流動性有問題,降價賣房子呀!上海市政府覺得新房價格太高,批的價格較低。這種宣傳只是向地方政府施壓,想拿個好價錢而已。房地產開發商,以前流氓慣了,現在依舊是流氓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