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為何失去了賺錢的喜悅?
2021-09-15 22:0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同樣是將家里種植出來的東西拿出來賣。1993年一天可以收入48元,而2021年后的今天,不到40元。相差28年,忽略我們所售賣貨品的差異,金額竟然減少了。當年收入48元,會表達欣喜;今天收入40元,臉上卻并無喜色。如果沒有城市里的工作機會,那么鄉鎮農民家庭的經濟前景非常可疑。 | 相關閱讀(呦呦鹿鳴)
41
東木
執大象 天下往
文中所講有同感,但也就快樂談點個人的看法。澳大利亞演講家尼克·胡哲說過,當你抱怨沒有鞋的時候,還有人沒有腳。這句話我們從另一面來看,可能就是當看到別人沒有腳時,你沒有鞋也是快樂的。心理學講,快樂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來自于比較。
有人說,國人的劣根性是不患貧而患不均。有句俗話叫窮哥們。打開網絡,里邊關于幾十年財富比較的文章特別多,說的是過去什么也沒有,似乎很快樂,現在什么都有了,反而快樂不起來。說到底還是前面說的劣根性的存在。快樂點,不在于你擁有的絕對值,而在于你與別人的比較,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久等等。人比人得死,樹比樹得挪,也是這個道理。
其實,如果從總量上看,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比短缺經濟時代的確是好的不能再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結論一下,決定快不快樂,不在于我們擁有的多寡,而在于我們對快樂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