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和指數增強一夜成名,背后不乏套路
魏衡
量化策略的本質是「相信過去會重演」,它是用「過去的數據」來推演「未來的投資」。
而A股市場還在不斷的成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蛻皮進化,像05年前的A股和05年后的A股,股權分置前后,其實已經是兩個不同的市場,過往的數據參考性已經很小;15年前的A股和15年后的A股,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前后,A股也已經變成了嶄新的A股;而站在今天,從「學習美國模式」到「制造業借鑒德國模式,金融業借鑒美國模式」的政策導向變化之下,未來五年的A股和過去五年的A股,會不會也是截然不同的市場,
還有待未來的市場來確認。
所以,如果是純粹按自己的模式投資,全市場范圍選股的量化策略基金,在A股往往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策略失效的問題,失去超額收益,甚至大幅跑輸市場指數,這一點,過去的市場反復上演,未來的市場必將再次上演。
在這種情況下,值得關注的量化基金是指數量化增強型基金。比如中證500量化增強基金,投資合同會首先通過對它的投資范圍及投資風格進行限制,整體持倉是以中證500指數為基準,在此基礎上,在一定幅度內根據量化模型進行優化,爭取取得超額收益。
在專精特新時代,中證500指數具有長期投資前景,而中證500量化增強指數,哪怕在量化策略階段性失效的情況下,即便超額收益為負,只要中證500本身上漲勢頭良好,也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整體回報;而只要量化策略起了正面增強效果,就可能比指數本身取得更可觀的回報,「可以更好,不至于太壞」,從勝率和賠率上來說,中證500量化增強基金都是值得關注和配置的。
溫和的強硬派
在震蕩行情下,市場風格切換,中證500和對應的指數增強產品一下子就火了起來,投資者趨之若鶩,大筆資金涌入,而管理人則保持了清醒的姿態,忙不迭地封了盤。事實上,對于最近兩年的A股,這樣的故事不是第一次上演了,從茅指數到寧指數再到中證500乃至中證1000,市場熱點在不斷轉移,投資者也一次次變換自己的投資方向,就像一個摸不著頭腦的小男孩。
有意思的是,大量研究機構都說中證500的估值低,這可能是事實,但大家都選擇性的忽視了中證500的結構中周期股占比高的事實(有色、化工),在美元寬松的格局下,大宗商品走牛,帶動這些行業走入了周期高點,進而拉動了指數估值走低,但是,這樣的低是否有真的意義?另一個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中證500調整權重股,進一步壓低了估值,但這不過是事件性沖擊,他的低估值能否真正轉化為未來的成長?
從A股歷史上看,2015、2018和2021這三年,每年的年初都出現了市場風格從滬深300(大盤)向中證1000(小盤)切換的動量,有人說這是市場風格的自然變化,漲多了就要跌了,也有人說社融增速和大小盤相對優勢有很大關系,眾說紛紜,但我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當我們看到某一項投資品走好的時候,大概率他的行情已經走入末端,是像前面說的那個摸不著頭腦的小男孩一樣四處漂移,還是踏實做好資產配置,當每一次風格轉移時候都能榮辱不驚,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