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回應“簽收確認費”:行業通行做法
楊波
1、順豐的“一元錢簽收回執”增值服務之所以引發巨大的爭議,就是因為按照快遞條例,本來就應該是收件人本人或代理人親自簽收的,但是實際操作中,恐怕連5%都做不到,否則中國的快遞量不可能是接近1000億件,而是要少得多。
2、 浙江省消保委稱:順豐速運推出的“簽收確認”增值服務,實則是快遞公司應盡的法定義務。這個說法當然沒有錯,有快遞條例上的白紙黑字。但是順豐就錯了嗎,恐怕也未必見得。從現實出發,這個事情本來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邏輯。
3、在現實操作中,真正愿意多花1元錢來購買這個增值服務的消費者,恐怕萬分之一都不到,事實上這個所謂的增值服務,對于99.99%的消費者都沒有任何影響,對于真正需要這個服務的0.01%的消費者,也并不會在意這1元錢。浙江消保委拿一個對99.99%的消費者都完全沒有意義的事件來說事,而且還受到了一邊倒的支持,恰恰說明,順豐更應該把這個事情說清楚,而不是一句話“行業慣例”就應付了事。
4、當快遞法規和行業慣例發生沖突的時候,到底是應該以法規為準,還是以行業慣例為準,個人認為,要從實際出發來看待,讓市場形成一個正向的約定俗成的默契。假如嚴格按照法規來執行,在配送末端快遞小哥的配送效率,至少要降低一半。如何證明“我就是我”,就是一個大問題,不是每個人都有隨身攜帶身份證的習慣,事實上,在電子化已經高度發達的今天,就像駕照都可以推出電子駕照,假如未來有電子身份證,或者能證明個人身份的數字ID,這個問題就不會變成問題了。但在個人身份還沒有真正數字化之前,如何尋求一個平衡,既有效率,又保證安全,就成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5、如果按照浙江省消保委的說法,順豐當然可以取消這個增值服務,這個對于順豐的收入幾乎不會有影響,但是對于那0.01%對于這個服務有剛需的消費者,他們要怎么辦呢?提出問題不難,解決問題才是大學問,就像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總是不斷地提出問題,感覺自己很聰明,但是真正走上社會之后,才會真正發現,相比起大學時候的那么多問題,現實中即使是解決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如果浙江消保委能夠提供一個解決辦法,相信會更好,畢竟浙江就是享受隔日達和長三角包郵的快遞紅利地區。
6、如果讓我給順豐提一個建議,強烈建議順豐把這個1元錢的增值服務取消,改成給快遞小哥的打賞模式,需要這個服務的那0.01%消費者,你可以為了那個“簽收回執”,給快遞員至少1元的“小費”,這既符合了當下的法規,也滿足了浙江消保委的要求,同時還提高了快遞員的收入,對于99.99%的消費者也完全沒有影響,而且順豐完全可以把同類的增值服務都擴展成“打賞模式”,既然直播平臺上動輒幾千幾萬的打賞,快遞小哥拿一些打賞,又有什么問題呢?
7、事實上,這又會回到一個老問題,快遞業作為服務產業,到底應該走“高價值優質體驗”的發展道路,還是走依靠“人口紅利”的價格戰之路,作為旁觀者和受益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幾乎都享受著快遞帶來的便捷服務,但是卻很少有人明白,其實里面的很多服務,本來就應該是有償的,舉個例子,同樣是沒有電梯的6樓,和有電梯的6樓,送貨成本和時間應該差距很大,但是都是免費服務,這合理嗎?按照法規,這是合理的,但是當快遞員以后越來越少的話,這個事情可以持續嗎?
8、這其實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本來快遞柜的誕生,對于快遞業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消費者不理解、不滿意、不愿用,這里面有快遞柜還不夠人性化的原因,比如個人就遇到過小區的老人家,根本不知道怎么來開快遞柜,快遞柜是不是也應該增加老人模式?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習慣了送貨上門還點頭哈腰之后,就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對于80后的一代,應該是經歷過郵政慢遞的時代,從大學發出去的一個快件,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都是家常便飯,我們都是過去十年快遞業紅利的受益者。如果看得更遠,當70、80后一代人老去,對于每年1000億件的快遞量,拿什么來吸引更年青一代做快遞小哥呢?所以,對于快遞小哥多一點理解,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著想。
9、最后,順豐這個風波,不僅對于順豐本身,對于全行業而言,其實都是一個很好的命題,除了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率的服務之外,怎么通過行業的力量,讓相關法規更加與時俱進,更加有可操作性,而不是每次“創新”都被人扣個違法的帽子,同時,在執法層面如何實事求是,從現實出發而非從本本出發,都是一個挺好的命題,并真正破題。
薛躍
實際上快遞業剛剛興起的時候,確實是本人簽收確認的,而后隨著電商的發展,快遞越來越快,為了追求效率,如今快遞不用說簽收確認了,能送貨上門就算不錯了,不少小區都有快遞站,快遞員將快遞往驛站一丟就算了事。
這也引發了很多扯皮事件,因而“牽收確認”才變成了一項增值服務,這實際上本就應該是快遞的分內之事。
劉春生
小編,是順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