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益配捐引爭議,捐完后竟能報銷
2021-09-08 13:0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9月5日,一名昵稱為“明明”的微信用戶發布朋友圈,表示有筆款需要不同微信捐出去,每個微信號最多捐1000,捐款后找她報銷。此舉引發騙取騰訊配捐的質疑。之后,騰訊公益暫停該項目在平臺上的籌款,凍結由騰訊基金會提供的配捐和激勵。當事人“明明”回應稱,對“騙捐”的揣測不實,而且涉及金額只有幾十元,并非網傳的百萬金額。 | 相關閱讀(澎湃)
51
叁浪
人生如浪,我已翻船
前有郭美美事件,讓紅十字會等官方慈善組織在公眾中的形象一度降到了冰點。現有“不要燙傷我的童年”自我充值提現,又引發了大家對私人慈善組織的信任危機。本次事件的組織方到底是因為捐贈不足導致太著急才不得已而為之,還是很灰色的薅羊毛自肥,需要進一步調查結果來做最終解釋,大家這個時候站隊表態并不理性。
《慈善法》2016 年出臺,開放了慈善組織依法登記滿兩年后就可申請公開募捐資格的先河。短短5年時間,中國私人慈善組織實施公募基本上算是剛起步的階段。在大量騙子看來,至今并不健全的私人慈善組織規范,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手法一定是層出不窮的。因此,套捐事件只是在窗戶紙上捅了一個小洞,讓公益平臺警覺起來做更嚴密的項目審查,同時也思考建設更合理的捐款項目展示和分配機制??偟膩砜?,“?!敝杏小皺C”。
52
坤祚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
既是公益,得讓人信任,公益組織需要百般小心呵護捐贈人的愛心,慎重地保持與善款的距離,同時又花好花清楚每一分錢。公信力是公益組織生命的源泉。上一次搞砸了信任、惹得全民眾怒、引發監管風暴的,是"郭美美"和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