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兩次發函要求福建學校更名,當地教育局回應
李良東
中國人對優質教育的渴望是深入骨髓的,所以有限的名校、名師資源被廣泛“征用”屢見不鮮。比如政府新設開發區、房地產公司開發新樓盤,往往會宣布名校或名師入駐,讓人頓感蓬蓽生輝文曲星相伴左右。這些年很多地方出現了各類名校分校,國內外名校兼而有之,從幼兒園到大學不一而足。為了帶動地方經濟或拉升房價,名校和名師成了標配。但教育質量的提升周期往往長過長官的任期,缺乏耐心的便不惜強制要求當地優質生源入校,以達成盡快體現名校和名師價值的愿望。
荒唐景象皆是利用了對優質教育的敬仰,趨名趨利之故。北大訴寧德學校名稱侵權案,各有說辭,需待相關部門厘清事實原委,司法機構予以裁定。若是信了這寧德的學校便是“北大”的衣缽傳承,那便是家長們的一廂情愿了。
“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的正確解讀是“學有余力應做實踐,做事有余力則應繼續學習”,談的是學習與實踐的關系,但架不住現實中被理解為“學得好就可以做官,官做得好就有大學問“。所以上清北有助于當官,當了官就可以再職混個博士,成了有一定普遍性的情形。把”學“的目的歸總為”當官“,而非”學問“似乎是被四書帶偏的,《大學》中的“八條目”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示了修己(學)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為官)。從春秋戰國到數字化的今天,孟母三遷指引了太多希望靠近名校進入名校、接觸名師受教于名師的父母,用學區房開路。
雙減加上房住不炒政策的推動與落實,正在打破這樣的局面。按學區抽簽入學,學校間校長和教師強制流動,嚴查名校授牌等等,在消除一部分焦慮的同時似乎又在形成新的焦慮。穩定優質的教學質量需要長期研習與呵護,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家長們真正焦慮的還是在于孩子們的成長與人生 – 學不好則不能上好大學,不能上好大學則沒有前途。共同富裕尚在追求建設之中,如何消除未來不確定的人生焦慮恐怕是這個不停加速的社會要真正重視的問題。
大豬腦子王大可
好家伙,我以為是河 北大 學呢。。。
我達文西
北大清華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兩大學府,自然對其校名使用非常注重,這背后隱藏的是兩校的名譽和知識產權。
而福建這所學校卻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已經注冊了校名商標,這與北大的校名并不沖突,但就報道調查的情況來看,的確有家庭是慕北大之名而把孩子送進這所學校的,不能不承認還是蹭了北大的名氣。
但這種名片應該只能營造起步階段的吸引力,從長期來看,學校還是得在當地有過硬的教學水平和良好的畢業去向,才能實現持續的招生引流。